注册

魏宏:岛屿漂浮|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来源:凤凰网文化

这段时光里,我遇见了这座岛上的微风细雨和日丽,看过再也忘不掉的夕阳和晚霞。我走过台湾的角角落落,从富贵角到鹅銮鼻,看过罗东的曙光,垦丁的落日和台北的焰火,看过中央山脉的雄姿也领略过太平洋的浩渺。

2018年7月28日至8月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台湾中时媒体集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将在大陆举行。

本期体验营以“笔墨纸砚文化之旅”为主题,选取杭州、湖州、宣城(泾县、绩溪)、黄山(歙县、屯溪)等地为考察点,带领两岸大学生了解笔墨纸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观察、体验其精细的制作,感受笔墨纸砚所承载的中华书写文化。

体验营共遴选大学生营员40名,大陆和台湾各20名,分别由凤凰网和台湾《旺报》通过前期征稿和面试从两岸高校中遴选。本文为两岸大学生的报名征稿选发。

魏宏,北京理工大学

我在2017.9-2018.1在台湾辅仁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生活给了我很不一样的体验,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交换生活总结

这段时光里,我遇见了这座岛上的微风细雨和日丽,看过再也忘不掉的夕阳和晚霞。我走过台湾的角角落落,从富贵角到鹅銮鼻,看过罗东的曙光,垦丁的落日和台北的焰火,看过中央山脉的雄姿也领略过太平洋的浩渺。最爱的还是这里的人,我最初几天还担心自己能不能遇到台湾朋友,没想到交换期间有很多人因为我注册微信,去机场的路上也有诸多台湾好友相伴。最初,因为蓝绿困扰我的问题,后来都渐渐地不是障碍与阻隔。我们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因为同样的文化而彼此认同;最重要的是你们的友善与真诚,我们彼此相识相知。虽然只有短短四个月,我却遇到了让我会一辈子记得的朋友。来台之前,台湾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台湾当代文化的耳濡目染,关于宝岛的种种新闻的报道,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我时不时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之前对于台湾的想象一一对比。与大陆相比,台湾鲜见如钢铁森林般的高楼大厦。在这里,墙面斑驳的骑楼矮房占据了主场,机车的轰鸣之声构成了各个城市、大街小巷的主旋律。另外,忠孝东路、信义国小……各种有着古朴味道的地名又让我对台湾的认知产生了疏离之感。在台湾难忘的是一同乘着机车在路上飞驰,一同看过凌晨五点清净的台北街头,也曾一同聊过很多很多。曾经我是他乡之人,是一个来自于不同社会背景的陌生来客,但是在和同学的交心的互动之中,我感受到了这里最诚挚的好客之情和社会的多样性、包容性,真真切切地聆听到了台湾的心跳声。

交换生活细节

关于不一样的生意经:

可能想不懂台湾店家的生意经,很火的门脸,无论大小,大都只开门半天。有的只在夜里开门,经常想吃却埋怨店家怎么还不上班。一到周末,店家也公休。中午出来觅食,一家店也不开,需求再大也不在乎那点钱似的,辅大门口的简餐奶奶上上周周一到周四都没开门,让我皮包骨头了几天后,她说“我们去旅游啦”。 现在是周六的夜晚,大陆餐饮业最繁华的时段,一条小吃街的盐酥鸡就这一家开了门,等了半个小时,买了一条炸茄子,敬这些更爱生活的人。

周末草坪上阳光下的野餐慢节奏:

欢脱地在草坪上奔跑着,用镜头捕捉不同的人。带了一条围巾当野餐布,结果太薄哈哈,很享受这样的午后。

能在周末的悠哉时光,河边草地上晒着太阳,带着野餐布,小桌子,零食饮料,躺在布上不去想任何事,闭目发呆,真的说不出的舒适。台湾的慢生活太让人沉迷,享受在生活中,超级幸福,特别满足。

网络图片

通过尽头捕捉不同的人,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不同的故事和组成。有依偎在一起打闹的小情侣,有一个人惬意的躺在餐布晒太阳的人,有和三五好友谈天说笑的,有忙着照顾自己孩子的妈妈,有教孩子骑自行车的爸爸,有哥哥和妹妹自顾的玩耍,有带着自己狗狗发呆的主人,有左手一个男孩右手一个女孩忙得不可开交的爸爸,有什么都不管倒头自己睡的大人,有一起自拍的小姐妹们,有喝着小酒儿谈心的朋友们,有在草坪边骑着脚踏车的人,跑步的人,散步的人以及匆匆走过的路人们。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幸福洋溢。

周一到周五努力工作,周六周日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其实也不错。这时候很想有自己的家,带着爱人和狗,带着哥哥和妹妹,背着餐布零食和小桌子,闲来无事的下午,阳光正好,躺在河边的草地上聊天发呆打闹。真的很幸福,这是第一次很羡慕成家的人。

感受到台湾慢节奏生活的幸福洋溢了吗。难怪有这么多人不愿离去。

我的思考

在自己和台湾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过期变质的资讯在人们的脑海中滞留,被台湾政治左右的教育改革影响了一代人的观念,猎奇的媒体固化了一群人的思维,社会贫富差异和阶级矛盾激化了一批人的愤怒。媒体在两岸关系中的影响之大远超想象,缺乏渠道相互了解的两岸青年才会因为小小的分歧而大动干戈。这么多的差异背后,我觉得核心问题是认同。

虽然自49年之后两岸分治,但台湾新一代依然接受的是中国,中华文化的教化,饮的是同一瓢长江水。但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两岸的认同发生折裂,“台湾人”的认同似乎高过了“中国人”。更多的青年将淡水河,浊水溪作为自己的母亲河,听到长江,黄河的名字,也只是说“哦,这不是在大陆吗”。修改课刚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台湾的历史,地理,人文为认知的中心,由此可想,拥有此种主体意识台湾的青年又如何对“中国”国民党产生认同呢?台湾青年把与北京高校的交流称作“国际交流”,台湾青年去上海旅游算作“到外国去”,他们看我们,除了会用“铿锵有力”的国语之外,别的也和日本人,韩国人无异。

我们原是一母同胞,如今却划了亲疏隔离。这样的认知与大陆青年的认知显然存在着差别。一个人的认同,可能在小学阶段就慢慢被塑造了,而真正主动接受信息可能是在大学以后,我们的交流,只能从陌生到友好,从友好到亲切,但是很难。关于两岸同学间的交流,短时间的朝夕相处可以拉近距离,但分离之后仍然缺少了解的途径,一次交流能带来什么?它不能在短短的几天之中改变台湾或者大陆青年的想法,它更多的只能提供一些信息,除此之外,交流需要更多的是感同身受与理解。“我不一定认同你的观点,但我明白你为何这样说,这样想。”从这样的理解中,两岸交流的价值也得以显现。通过对方的视角,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在接这样的外来刺激之后,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变的不再那么普通。

这样的经历构成了我们对自己和对方的懂得。人与人的交往,不同观念的碰撞,激荡,产生出来的新的东西,就是意义所在,也是青年交流历史使命的体现。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责任编辑:康佳 PN19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