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平均每年读书64本的犹太人,是怎样阅读和思考的?


来源:凤凰网文化

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阅读量第一的国家,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知识是可以随身带走且不被掠夺的’财富’。”这是犹太人的一句谚语,无数的犹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信奉着。

每年的4月23日,也就是“世界读书日”这天,会有许多网站列举世界各国人民的阅读量,比如你很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描述:

据调查,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而中国公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仅为0.7本……

看到这个数据,你有没有感到吃惊?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是全球人均阅读量第一的国家,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世界770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53位都是犹太人。占世界人口总数仅仅0.3%的犹太人,却获得了将近20%的诺贝尔奖。美国的百万富翁中近三分之一是犹太人,《福布斯》美国富豪榜中﹐犹太人始终占据着许多席位。难怪有人说“世界上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不止在金钱方面,犹太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被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和“千年第一伟人”的前两名——马克思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

犹太人几乎是公认的“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在众多领域的杰出表现,让世人不得不对他们的智慧叹服。但是犹太人并不觉得自己更聪明,他们认为能取得如此成就,是被险恶的生存环境所逼迫。在常年的颠沛流离中,被杀戮、被迫害的犹太人饱受艰难、困苦和饥饿的折磨,使得他们不得不用智慧去生存。而这些智慧的来源,就是大量的读书。

“知识是可以随身带走且不被掠夺的’财富’。”这是犹太人的一句谚语,无数的犹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信奉着。犹太小孩在家长的指导教育下,养成良好读书的习惯,用心钻研和诵读《哈加达》、《塔木德》等犹太人的传世经典中的文段,并将这种家庭教育和阅读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全套的《塔木德》有200多万字,内容庞杂、卷帙浩繁,而且是难懂的希伯来文,至今尚无中文全译版。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和学习犹太人的思考、思维方式,仍然有的是办法,比如可以看看《“犹”趣的思维》这本书。

《“犹”趣的思维》可以说是一本图画浓缩版的《塔木德》,也许光看名字你就能感觉到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籍。图文并茂、趣味盎然的风格使它适合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阅读,即使是3-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也可以和家长一起阅读。

《“犹”趣的思维》这本书的作者Raphael Genis( 中文名字蓝龙)是一位以色列混德国血统的犹太人。Raphael目前从事犹太家庭教育培训工作,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他,不但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文,并且深谙中国文化。

Raphael根据自身受到的犹太思想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成长经历,将大量犹太谚语、箴言同个人切身经历相结合,通过独具一格、趣味盎然且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对犹太人的思维和教育作出了探索和解读,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好地培养和开发孩子创造思维和财富智慧的方法。

Raphael在引言中说道:

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们的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无稽之谈,全是错的,所以请你们千万不要相信。

这是他每次演讲时的开场白,也是他编写此书的真正原因。

也许你会好奇Raphael为什么要这样说,让我们先来看一下Raphael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他的:

我教给你的所有事情,只有当你相信它是真的,才有可能成为真的,但是在选择相信之前,你必须现在自己的心中有所考量和尝试。

从Raphael和他父亲所说的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犹太教育是怎样重视培养孩子辩证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

正如书中所说:

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不是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你教会他为自己做了什么。

不要只给孩子传授技能,还要教授它们思维方法。不要只教会他们内容,还要教会他们思考的方式。不要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孩子,还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以及

学习思考方式,而非行动技巧。

智者能从1个单词中,理解出2种意思。

……

书中甄选了许多像这样的犹太谚语和箴言,并对它们一一作出了讲解,同时附有英文译文和图例。作者通过独特的写作风格,图文叙事的方式,讲述了犹太人的思维世界,让读者在体验阅读的快乐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和领悟犹太智慧的根基:犹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文化行为。就此将思维提升到更为开放的层面,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既定的方法。

最后,让我们再回头看看文章开头所说的,

“据调查,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而中国公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仅为0.7本……”

你在一开始,就相信了这句话吗?现在你开始怀疑这句话了吗?文中的其他数据呢?

当你学会掌控自己的头脑时,你就学会了驾驭自己的人生。

所以,像犹太人一样去阅读和思考吧。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