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俄语翻译界的泰斗人物高莽昨日去世 享年91岁


来源:凤凰文化

“高莽先生在平静中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实,感谢每一个曾经爱他和陪伴他的人,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幸福”。

翻译家高莽先生

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画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高莽先生,于10月6日晚离世。消息来自高莽先生的家人,“高莽先生在平静中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精彩而充实,感谢每一个曾经爱他和陪伴他的人,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同样幸福”。

高莽1926年生于哈尔滨,是我国俄语翻译界的泰斗人物。1947年,高莽翻译了根据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的剧本《保尔·柯察金》。高莽曾任《世界文学》杂志主编及编审,著有《久违了,莫斯科!》《枯立木》《圣山行》与《俄罗斯美术随笔》等随笔集,而他画笔之下的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的肖像也曾多次在俄罗斯展出,并为外国文学馆或纪念馆收藏。

2013年11月,他凭借译作阿赫玛托娃的叙事诗《安魂曲》,荣获“俄罗斯-新世纪”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最佳中文翻译奖。年近九旬时又因为翻译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一书而进一步为公众所熟知。

高莽所绘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

他出版过《墓碑天堂》一书,集合了他对俄罗斯84位文学艺术家的拜谒追访。在此书前言中,他写道:“墓碑下安葬的是历史人物,人世间留下的是他们的业绩……我在这本书中写的仅仅是俄罗斯十九、二十世纪几十位文学艺术界的名家。他们都属于历史的过去。没有过去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就不会有未来”。

从事翻译、绘画、编辑工作几十年,高莽曾以乌兰汗等笔名发表译作,笔名多达数十个,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宋毓楠。1949年,最早译介普希金与高尔基的翻译家戈宝权去苏联出差,途经哈尔滨,顺便买了几份报纸,发现上面刊有9位当地学者翻译的有关苏联文艺问题的文章。他于是把这9个译者名字抄下来,向当地文艺界领导提出要和他们交流座谈。结果等了半天,只来了一个高莽,原来邀请名单上列的全都是高莽的笔名。

高莽早年笔耕不辍,成名之后依然“见缝插针,一点儿时间也不愿浪费”(高莽女儿语)。在一个文学活动的开幕式上,主持人舒乙逐一介绍嘉宾,介绍到高莽时怎么也找不着他了,最后扬着脖子才看见他正躲在人群外画画。主持人说“他在那儿画速写呢!”观众席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和笑声。

画家丁聪曾经回忆说,高莽一来他家,除了聊天,就是翻阅书架上的画册。有一次高莽来做客,丁聪在厨房忙活,半天没听见动静。原来,高莽跑到了书房里正捧读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还掏出来一个笔记本说:“我得抄一句话。”

面对外界的赞誉,高莽多次表达,翻译是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像戴着镣铐跳舞,在受限制的范围内要跳得轻巧、细腻、优美,打动人心。他自己对翻译的认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生阅历的积累不断变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认为翻译仍然是各国人民相互沟通的最重要的手段,是促进感情交流、加强彼此了解、巩固友谊、共同发展繁荣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高莽还表达出对翻译界现状的担忧。他认为过去翻译的水平高,报酬也高,可是现在“商业头脑太强了……翻译得不认真,可是认真了又赶不上商业的需求……这里面真是有好多矛盾”。

[责任编辑:史宛艳 PN160]

责任编辑:史宛艳 PN160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