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郦波谈少年王阳明:叛逆少年和杰出父亲的故事


来源:凤凰文化

王阳明之所以如此,可见他对父亲的热爱和了解,知道一个知识分子最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远要大于对物质世界的需求。王阳明最终送别父亲的表现就证明了他在翻越了父亲这座高山之后,终于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一座高山。这既是超越,也是传承。

等孩子们翻越了父亲那座高山,看到山那边壮美的风景之后,一回头就会发现,那座曾经被他踩在脚下的高山也是那么壮美、那么亲切,甚至是那么温暖。

叛逆少年

前面说到王阳明完全展露出他天才的一面,是他十一岁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妙高台上,脱口而出、挥笔而就的两首绝句。

这两首绝句,想象之奇崛,立意之高妙,意境之高超,思维之缜密,视角之独特,都让人拍案叫绝。这两首诗展现的不是王阳明文才的一面,而是他天才的一面。当然,王阳明之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展露他作为天才的一面,是因为他老爹王华考中了状元。

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王华高中状元,进了翰林院,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京城的教育条件当然好,王华有意把孩子转到北京来上学。于是,王阳明的爷爷王天叙就带着他,送他沿运河到北京去。途中经过镇江,才有了这段佳话。十一岁的王阳明到了北京之后,按他爹王状元的安排,入塾就学。可是刚刚上学不久,这位天才儿童就表露出他特立独行的一面来。

《阳明先生年谱》记载说,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刚刚十一岁的王阳明突然站起来,当着众人的面问了先生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古代极讲师道尊严,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都是被问,被先生问、被老师问,很少有主动向先生提问的。可王阳明不简单,当众就问了先生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何为第一等事?”

人生的第一等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先生想了想,琢磨了一下,认真地回答他说,“惟读书登第耳”。意思是,人生第一等事,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读书,然后考中科举、做大官。用民间的俗话说,叫“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雅一点的说法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在当时的知识分子看来都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王阳明怎么样?听了之后竟不以为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把那个老师都气乐了:难道你还有不同意见?那你说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事?

王阳明人小口气不小,当即做沉思状,然后腆胸迭肚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就是说,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做圣人。先生听了这话目瞪口呆,也只能笑笑说,你的这个第一等事可真够高的。

结果,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王阳明他爹王华的耳朵里头。王华回到家里头,进门的时候正好看到王阳明正背手站在院子里,一副深沉的样子,正望天呢。王华就问了他一句话,“汝欲做圣贤耶?”听说你想当圣人啊?居然还在学校里问老师?

王阳明一听,点点头,说,不错,是有这么回事。结果王华竟报之以冷笑。这可把王阳明惹得不开心了。王阳明问父亲说:“做圣人怎么了?你和老师都笑我,至于这么笑我吗?”

王华一看儿子急了,立刻循循善诱,就问他,你要做圣人,你知道什么是圣人吗?别看王阳明才十一岁,却人小志气大,学问也大,当即头一仰,大声说,圣人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王阳明自以为回答得很好,哪知道王华却说,你虽然把北宋张载的“四为说”背得滚瓜烂熟,但那不过是理想主义的呓语,你怎么就当真了呢?没想到这话一说出来,王阳明立刻就反驳,孔子不就是这样的圣人吗?

王华急了,说孔子是什么人,几千年才出一个,你跟孔子能比吗?结果王阳明辩解道,怎么就不能比。夫子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圣人,我凭什么不能做圣人?

小朋友的这个逻辑很完美啊,王华一下子给呛在那儿,只能冷冷地哼了一声就回屋去了。因为和父亲的这番对话,王阳明更坚定了自己做圣人的决心,天天就琢磨着怎么做圣人。但是怎么才能做圣人呢?为天地立心,太空洞了;为生民立命,太遥远了;为往圣继绝学,暂时对他这个年龄也不现实。剩下来还有什么呢?只有为万世开太平好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于是,王阳明把所有的兴趣一下子都转移到了研习兵法、舞枪弄棒上,整日就知道排兵布阵甚至经常逃课,带着一帮小朋友,去玩各种打仗的游戏。

王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自家这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好不容易从乡间转到北京城里来,却整天逃学,而且天天在家舞枪弄棒,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王华恼火地对王阳明说,我们家是书香门第,没想到你小子不好好读圣贤书,不读儒家经典,天天舞枪弄棒,真是有辱门风啊。说完了,王华还意犹未尽,又来了一句,你不是要做圣人吗?哪有圣人像你这副样子,天天舞枪弄棒的?

王华这番话在明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宋、明两个王朝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中最早的具有典型文人政治意味的。明代盛世依赖文治,文官的地位是很高的;武官的地位,则是很低的。同级的武官见到同级别的文官是要行大礼的。在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里,文臣世家,子女习武,在当时人的眼里确实是有辱门风的事情。

但问题是,王华这么说也就算了,最后又画蛇添足地拽到圣人上来。对于父亲前面的话,王阳明本来倒无从辩驳,结果王华一说圣人没有舞枪弄棒的,他立刻来劲了:“怎么没有啊?孔夫子、孔圣人不就是文武双全吗?”王阳明这话还真讲得一点不错。

你看孔子,教大六艺,教小六艺。小六艺,礼、乐、书、数、射、御。这是既教礼仪,又教音乐,还教语文、数学,还教射箭和驾车。那可不仅仅是文武双全,那是文、理、工,包括艺术俱全,各学科都全了。这个例子太有力了,说得王华一下子哑口无言,只好拿出当老爹的权威来抢白他。王华还是那句话:你又说孔子,孔子什么人?孔子是几千年才出的一个圣人,你能跟人家比?

王华这么一抢白,王阳明又激动了。结果呢,他爹比他还激动,对王阳明说你要学孔子的话,就好好读书,好好准备科举考试。像我这样,最好考中个状元。你看我,人人都喜欢。大家都喜欢我,为什么呢?因为我读书读得好,而且中了状元。

结果他这么自夸,聪明的王阳明也不跟他硬扛。突然,王阳明就问道,那请问老爹,状元既然那么了不起、那么好,这个状元能不能传给子孙后代啊?王阳明做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王华一看,还以为他服了气了,当即很自傲地说,你想得美,你看我十年寒窗,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你要想考中状元的话,就得像我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努力,放下你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一心读圣贤书才可以。

听到这儿,王阳明突然冒出一句:按爹那个意思,状元也就只能是自己一代,不能传给子孙,是不是?也不过光耀一代而已。而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却可以光耀千秋。考不考状元,我觉得没多大必要,能不能建功立业才是最重要的。说老实话,我看不起状元。这话说出来后,把王华给气坏了,他气得直要跳脚。每到王华理屈词穷的时候,说不过儿子要动用非常手段的时候,疼爱孙子的爷爷王天叙就会跳出来。先是劝说,如果王华不听,他也拿出当爹的劲儿来。王华是个大孝子,最后没办法,只好落荒而逃。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在王阳明由天才成长为完人、圣人的过程中,其实他首先要面对的是谁?就是他爹了。事实上,不止是王阳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男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要想由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第一个要翻越的其实就是父亲那座山。撇开王华的状元身份和王阳明后来的心学大师这种身份来看,即使作为普通的父子,这一对也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子。为什么呢?你看对于儿子来说,这个爹绝对算是坑孩子的爹。

对于老爹来说,这个儿子就算不是熊孩子,也是一个极其逆反的儿子。这对父子之间,教育和逆反的战斗早在王华考中状元之前就已经展开了。

前面说过,王阳明六岁不言,六岁之前都不说话,这看来是在默默地积淀,在努力地积累。六岁一旦开口之后,立刻表现出一个正常男孩那种精力无比旺盛、心思无比活络、兴趣无比广泛的特点。按道理说,王阳明过目成诵、一学就会的聪明劲儿本来是个好事,但问题是他兴趣太多,甚至有点多动症。王华那时候已经是秀才了,希望儿子也能开蒙就学,学儒学,读儒家的经典,在应付科举的词章之学上下工夫。可是王阳明才读了两天书,就一头扎进了象棋里头。据说王阳明七八岁的时候,疯了一般迷上了下象棋,每天不是在下象棋,就是在去下象棋的路上。

下象棋搁在今天,父母可能高兴得不得了,说不定还能送到辅导班里好好学一下,将来可能成为象棋大师。但在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看来,这些都是旁门左道,称为奇技淫巧。他们家是儒学正宗,王华这时候已经是秀才了,在乡邻之中已经名声很大了。

王华看得实在着急,训他也不听。那时候王阳明口才不行,说不过他爹,只好不吭声,但总是屡教不改。王华后来实在没办法,就让夫人趁王阳明睡觉的时候把象棋棋子、棋谱一起扔到河里去了。等王阳明发现之后,已经没救了。

王阳明才七八岁啊,很伤心,还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纪念他的那些棋子们。诗是这样写的: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这是一首七律,非常工稳。从这样一首小诗里,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天赋非常高。

习惯了杰出的父亲

如果说王阳明处处表现出天才的一面,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就会发现,王华这个当爹的表现就显得有些不正常。孩子喜欢象棋,说两句就算了,居然把象棋和棋谱全都扔了。孩子不过七八岁,就天天要求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也太不正常了。今天来看,这个孩子的表现非常正常,而这个爹王华的表现实在不正常。这当然是今人的观点,不过在明代的人看来,这个爹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爹。但是,王华的不正常不是表现在别的方面,而是表现在他太杰出!

王华之所以会这样要求王阳明,跟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有关。王阳明为什么是天才?是有遗传基因的,王华也是一个神童。王华不仅聪明,而且品质可以成为一代人的楷模。

陆深在《海日先生行状》中记载说,王华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在村外河边玩儿,突然看到一个醉汉,踉踉跄跄走到河边,大概酒喝多了,弄两把水洗洗脸。醉汉洗脸的时候把一个布囊随手扔在了草地上,洗过脸之后掉头就走了。王华发现布囊时,醉汉已经走远了。打开一看,里头有几十两黄金。这不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啊!王华看着满袋的金子想了想,立刻麻利地把布囊拿起来,放在了小河的水里头,然后坐在河边等。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举动,这个举动说明小王华的心思非常缜密。为什么呢?如果他在这儿等失主,旁边放着一袋金子,万一被居心不良、心怀不轨的人发现,不仅好事做不成,自己的性命都有危险。王华那么小,就知道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等了大半天,天色已晚,河边就剩王华一个人坐在那儿继续等。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见那个清醒了的醉汉哭天抢地,一路跑过来。走到河边一看,河边只有青青草,什么都没有,不禁放声大哭。才六岁的王华,在旁边仔细观察了半天,确定是那个上午丢钱的男子,才给他看河里的那个布袋。那个人从河里把布袋拿出来一看,金银珠宝都在,一两金子不缺,高兴坏了。他知道是王华帮他在守着这袋金子,便拿出一锭金子交给王华,以示感谢。王华却推辞不受,说:“不取尔数十金,乃取尔一金乎?”就是说,这一袋子金子我都不拿,我岂会要你那一锭金子啊?说完,扬长而去。这一下,王华拾金不昧、苦等失主的事迹很快名闻乡里。

我们知道,司马光六岁砸缸,王戎七岁识苦李,都体现出他们的机智、聪明。王华同样具备这种聪明,更重要的是,王华那么小就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除了聪明,小孩子行为中所表露出来的那种赤子之心,真的让人感动。

七岁的时候,就是王阳明喜欢上下象棋的年龄,王华干什么呢?王华迷上了读圣贤书,每天抱着儒家经典读。小朋友们在玩儿,他就在家里头读书。甚至到了三月三,大家都到河边春祭,小朋友跟着大人出去郊游,他还在家里头读书。连他母亲看了之后都劝他别读了,难得放松放松。

结果,王华正色对母亲说:“大人误矣,观春何若观书?”观春重要,还是观书重要啊?这就是王华为什么让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原因。因为他自己七八岁的时候也是如此。王华的话让母亲都很惭愧,母亲听了之后,自我检讨说:“儿是也,吾言误矣。”(陆深《海日先生行状》)

王华从小的成长历程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当然,他的读书也不是死读书了,他读书什么呢?读出一身正气来了。十四岁的时候,王华和一帮同学到山里的龙泉寺寄宿,在那里读书。同学里有几个纨绔子弟,经常欺负寺庙里的僧众,尤其喜欢欺负那些小沙弥。结果小沙弥怀恨在心,就扮成鬼的样子,来吓唬这帮孩子。闹了两天鬼之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吓跑了,大人听说这个地方有鬼也急着都把孩子接回家去了。到最后,就剩一个王华留在寺庙里。

据说他读书的时候,“或瓦石撼卧榻,或乘风雨雷电之夕,奋击门障。僧从壁隙中窥先生,方正襟危坐,神气自若”。(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就是说,那时候不论大家怎么闹,装鬼也好,扮神也好,十四岁的王华正襟危坐,岿然不动。这些沙弥都玩不过他了,其实也被他看穿了。后来,龙泉寺这个地方再也没闹过鬼了,据说都是被王华一身正气给压的。王华这时候名声已经不得了,后来当地的提学(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厅厅长),读了王华的文章之后,大为惊叹,说此子将来必高中状元。这一下,整个浙江都知道王华的名声了。

王华去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各地都纷纷重金聘请他作为家里的塾师。当时大宗族的子弟要成长,都希望有一个好的老师去影响他。而当时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家中并不是特别富裕的儒生,在科考之前也都愿意去做塾师。一是可以挣得生活经费,另外一点很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获得一种成长。因为教是最好的学。

王华在二十一岁参加乡试之前,就被聘到祁阳,在一个大宗族里做西宾塾师。塾师在古代就称西宾。为什么呢?因为主人家叫东家,东家对应西宾。三年之后,王华告辞,还乡准备乡试。

临走之前,主人家在祁阳当地一个湖心岛上设宴送行。湖心岛风景非常优美,大家喝完酒之后,纷纷告辞。王华也喝得有点醉了,等他起身的时候,突然发现主人、宾客都不见了。门一开,进来两个绝色的美女,然后就要服侍王华就寝。王华吓了一跳,这怎么回事啊?原来啊,王华才学高也就算了,品行也非常高,在当地非常有名。和他同龄的一帮年轻人都不服气,特意设了个局。这不是在岛上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特意招了两个歌妓来,看他会不会酒后乱性,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品行高洁到那种地步。结果怎么样?王华正襟危坐,毫不动色。

王华稍微沉吟了一下,喘了口气,醒一下酒,开门出去就要走。开门出去后,王华愣住了,岸边一艘船都没有。那帮小子太坏了,把船都给开走了,就剩王华和两个歌妓在湖心岛上。那种情况下,许多人或许就半推半就,放纵一下。那帮年轻人估计王华肯定会就范。哪知道,王华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因为“呼舟不得,撤门为桴而渡。众始叹服其难”。不是没船吗?他就把一扇门板给拆了下来。然后就坐在这个门板上,自己划着门板出了湖。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王华是一板渡湖。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叹服王华真的是品行高洁。

当然,后来还有人不服气,使出另外一招。当时王华名气太大了,好多人都想跟他做朋友。我们现在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那时候土豪都说,王华,咱们做朋友吧!当时有一土豪,想尽办法结要交王华,久久没有如愿;后来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请王华到自己家里去谈诗论文,然后晚上留宿。王华刚准备上床就寝,突然门吱呀一声,进来一个美女。王华吓了一跳,询问之后方知这位女子是主人的小妾。据说这个主人不育,知道王华有才学,基因很好,就想从王华这儿为他们家改良换种。小妾羞答答地从袖中掏出一方纸来,主人在纸上写了五个字“欲借人间种”。王华一看气坏了,当时拿起笔补了个五个大字“恐惊天上神”。王华立刻收拾行囊,转身就走。

王华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是那时代大家公认的男人的典范,德才兼备,一身正气。后来王华高中状元,所有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王华后来被聘为皇帝的日讲官,主讲《大学衍义》,这是儒家的核心课程。《明史·王守仁传》记载:“华有器度,在讲幄最久,孝宗甚眷之。”孝宗对所有讲课老师中最器重、最推崇的就是王华。甚至后来宦官刘瑾篡权,也想拉拢王华,但王华孤标傲骨,丝毫不为所动。名臣杨一清为王华所做《海日先生墓志铭》里评价王华说:“公之学一出于正,书非正不读。”甚至还举例说,“客有以仙家长生之术来说者,则峻拒之曰:‘修身以俟命,吾儒家法。长生奚为?’”杨一清总结得特别好,旁门左道一概不能打动王华,他的身上就体现了一个字“正”,体现了一身正气。

如果说王华身上体现了一个“正”字,那么王阳明身上体现了一个什么字呢?就是“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奇”。

碰撞与较量

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王阳明在成长过程中会和他的状元老子碰撞得如此激烈。其实这是两种风格、两种人生的碰撞和较量。王华代表了宋明理学所能塑造出来的完美知识分子的典范,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要打破宋明理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这对父子之间不停地爆发“虎爸”与“熊孩子”之类的戏剧冲突,就注定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心学和理学相争的时代大背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发生碰撞也是一种常态。父子之间,这对父子越优秀,就越会经常碰撞。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也是一代大师,两代都非常优秀,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据说在钱锺书小时候,钱基博就经常恨得要揍他。

王华对这个儿子虽然看不顺眼,倒是很少使用家庭暴力,再加上有一个处处维护孙子的老爷子王天叙在,王华拿王阳明还真没什么办法。《阳明先生年谱》里就讲王阳明小时候“豪迈不羁,龙山公常怀忧……”龙山公就是他爹,王华。“惟竹轩公知之。”竹轩公就是他爷爷,王天叙。老爹很着急,但是爷爷却经常护着他。老爹常以之为忧,而爷爷常以之为傲。

不过,象棋被扔掉之后,王阳明也没有把注意力转回儒家经典来,而是转到道家的长生术上来了,在那儿读道家的一些经典。他对兵家也很关注,天天带着一帮孩子,玩打仗游戏。

但是一个突发事件,却导致王阳明的行事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王阳明十三岁的时候,母亲突然病逝了。

他的母亲我们只知道姓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迹都没流传下来。但是,这位郑夫人生下过一个叫王阳明的儿子,那就可以千古不朽了。母亲去世后的两年,王阳明确实变得沉默了许多,心里很伤痛。

但是,毕竟是孩子嘛,伤痛总会慢慢地平复。过了两年之后,他渐渐又重新表现出他那种天才不羁的一面来。王阳明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华突然发现,儿子失踪了。

王阳明喜欢兵法,年轻时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大明一代奇才于谦。当年土木堡之变,瓦剌也先的大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如果没有于谦,没有一场北京保卫战,大明王朝当时就夭折了。王阳明便经常跑到于谦祠里瞻仰偶像,甚至为于谦写过一副后来传世的挽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为了继承前贤的遗志,十五岁的王阳明决定私出居庸关,对边塞的地势地貌、风土人情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出得居庸关来,王阳明正在放眼大好河山,突然看对面来了两个鞑靼人,还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我们知道,当时明代的边患主要是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斗争。于谦北京保卫战面对的瓦剌也是其中的一支。想到偶像于谦的冤死,作为粉丝的王阳明,不由得怒从心头起,突然摘弓搭箭,二话不说,嗖的一箭就射过去了。

两个鞑靼人吓了一跳,还没注意对面是什么人,一支箭就力大势猛就射过来了,箭法非常精妙。俩人吓得拨转马头就跑,王阳明在后面纵马就追,不停地搭弓放箭。这俩人虽然看见后面只是一员小将,但是也闹不清是不是明军的哨探,看两边山势也不知道是不是埋伏着千军万马,只好一跑了之。王阳明在后面放声大笑,只觉得天地之间一股英雄之气充斥胸臆。

此后一个月,王阳明走遍大好河山,甚至还到了蒙古族的部落,参加了射箭和骑马比赛,居然拔得头筹;并与人结交,成为好朋友。

一个月之后,经过一番侠肝义胆的历练,十五岁的少年王阳明才施施然回了家。

已经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有消息,王华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现在看到儿子平安回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还没等他发火呢,王阳明先声夺人,主动向老爹汇报此次关外考察的结果,描绘风土人情、所见所闻。说到最后,看他爹脸色越来越不对。好不容易汇报完,终于可以问安了:“一个多月没有问候父亲大人,您还好吧?”

王华气不打从一处来,心想,你小子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消息,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结果当然是王阳明被他爹一顿臭骂。骂过之后,王阳明也不以为意。据说骂完了,那天晚上他还心情激动,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去广西参拜伏波将军庙。伏波将军就是马援,王阳明的另一个偶像。

援是汉代的一员名将。当年为蔡锷将军送葬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写过一副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班都护和马伏波指的就是班固和马援。

王阳明也非常崇拜马援,据说他梦中参拜伏波将军庙之后还得了一首诗,这首梦中绝句是这么写的: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马援平定交趾之后立了一根铜柱,据说上题六个大字“铜柱折,交趾灭”。那是万世豪情。十五岁的王阳明梦中得句,后来到他晚年,命运的力量真的把他送到了伏波将军庙里。那个时候,他又回忆起年轻时的这个梦,觉得人生真是奇妙啊。通过这首绝句就可以看出来,王阳明那种尚武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

私出居庸关之后没多久,有一天王华刚要去朝廷上班的时候,王阳明突然拦住他爹,从袖子里面掏出一篇奏疏来说,听闻最近京畿之内有石英、王勇作乱,秦中石和尚、刘千斤等造反,不知可有此事?王华冷冷地看着他,不知道宝贝儿子又要唱哪出。王阳明把奏疏呈上说,这是他为皇帝写的《帝国平安策》,请父亲大人代转呈皇帝。

王华心里感觉不知有多别扭,心想,你不过是个小孩,国家大事和你有什么关系,竟然还写了一篇《帝国平安策》!当然,他也不好直接打击他儿子,拿过来看了看,冷眼瞥了儿子一眼说,全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你能不能干点正经事啊,天天不务正业,都想些什么呢?

如果搁在以前,王阳明要跟王华辩论一番,哪想到王阳明一听,立刻躬身施礼说,父亲大人,儿子知道错了。然后立刻把这篇文章拿回去。王华一看,不错啊,知道自行改过了。又过了两天,王阳明在王华出门前又拿出一篇奏疏,解释说,父亲大人,你上次不说这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吗?我回去又修改了,这是升级版,请替我转呈皇帝陛下。

王华这时候真拿这个宝贝儿子没办法,就耐着性子跟他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想建功立业,首先要什么?第一,要有政治智慧。第二,要有政治平台。你连平台都没有,连皇帝都见不着。你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施展你的政治抱负呢?好不容易把王阳明说得有点开悟的样子。但王华知道,虽然这会儿好像开悟了,但过不了两天指不定又冒出什么事来。王华想来想去,决定出一个狠招。他认为这个狠招或者可以改变自己这个状元老子也没辙的儿子。这个狠招到底是什么呢?留待后面细说。

回头来看这对父子,我就想起当年特别有名的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叫《成长的烦恼》。其实成长的烦恼不光是属于儿子的,也是属于父亲的。

在所有的儿子看来,尤其是青春期逆反的儿子看来,当爹的就会倚老卖老,从来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但是在所有的父亲看来,当儿子的怎么样呢?那个年龄段就只会逆反,完全不明白老爹的一片苦心。反过来说,做父母的又总是关心则乱,总是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殊不知,这些弯路其实是人生成长一种必要的财富。

年轻人呢,总是蔑视权威;而父亲呢,往往就是儿子在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权威。尤其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我们一般都称父亲为家长,具有一种权威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告诉我们,一个男孩只有在精神层面战胜父亲这个权威,他的自我人格才能完全独立出来。一个男孩要想成为一个男人,就注定要翻越父亲这座高山。普通的父子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王华、王阳明这样一对极品父子了。但是,等孩子们翻越了父亲那座高山,看到山那边壮美的风景之后,一回头就会发现,那座曾经被他踩在脚下的高山也是那么壮美、那么亲切,甚至是那么温暖。

王阳明在成人之后,也就是终于翻越了那座叫王华的高山之后,终身都非常敬佩、热爱,甚至崇拜他的这个老爹。虽然他看不上老爹的那个状元头衔,但这个状元老爹却是他一生的最爱。

王阳明和宦官做斗争,九死一生,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秘密潜回南京。王华此时在南京做吏部尚书,作为一个有大智慧的父亲,他并没有只让儿子逃得性命就算了,而是劝他要去龙场赴任。正是在父亲这种大智慧的指导之下,王阳明才毅然决然奔赴当时看来绝无生还可能的一条死路,去龙场驿赴任了。也就是在那里,王阳明龙场悟道,开辟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开启了他作为五百年来一大完人的人生价值之路。

到后来,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功业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陆深在《海日先生行状》中记载说,宁王朱宸濠密谋十年叛乱,王阳明手上没有兵,力量对比悬殊。听到这种危机之状,乡人都纷纷来劝说已经在家隐居的王华,让他赶快离城避难。但这个时候,王华怎么说?“吾儿能弃家杀贼,吾乃独先去以为民望乎?祖宗德泽在天下,必不使残贼覆乱宗国,行见其败也。”那意思就是说,我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至少我的精神要一直和他站在一起。

这位伟大的父亲誓死和儿子同生死、共进退的决心,无疑成为王阳明战胜对手的强大精神动力。王阳明平乱成功后,被朝廷赐封新建伯,族中乡里,人人庆贺。唯独这个时候,父亲又对儿子说:“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吾老矣,得父子相保于牗下,孰与犯盈满之戒,覆成功而毁令名者邪?”就是劝儿子,这个时候人人都来恭贺你,你却不能沾沾自喜。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你要知道盈守之道。王阳明听完之后,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

到了王华临终的时候,最能看出父子之间的这种感情。

告别的那天,王阳明和他的弟弟们一起围绕在父亲的榻前,王华交代过家事,已经奄奄一息,即将撒手人寰。

这个时候刚好朝廷因为王阳明的功绩,又封王华以及他的列祖列宗。“是日,部咨适至,翁闻使者已在门,促先生及诸弟出迎,曰:虽仓遽,乌可以废礼?问已成礼,然后瞑目而逝。”(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就是说,王华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本来已经不行了,突然间回光返照,交代王阳明说其他都是小事,不可失了朝廷礼仪,不可失了知识分子的气节。王华教导王阳明,我生死事小,你赶快设礼迎接使臣。于是,王阳明把这个礼仪都进行完,王华也硬撑到礼仪结束才溘然长逝。

王阳明这时候悲痛不已,但是虽心中万分悲痛,却“戒家人勿哭,加新冕服拖,绅饬内外,含襚诸具,始举哀,一哭顿绝,病不能胜”。(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

父亲已经逝去,王阳明这时候有巨大的悲痛,但是还要约束家人,为父亲换上朝廷新赐的礼服后,才放声大哭。王阳明只哭了一声就昏了过去,可见父子情深到了什么地步。王阳明之所以如此,可见他对父亲的热爱和了解,知道一个知识分子最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远要大于对物质世界的需求。王阳明最终送别父亲的表现就证明了他在翻越了父亲这座高山之后,终于成为了他父亲一样的一座高山。这既是超越,也是传承。

《五百年来王阳明》/郦波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