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舞剧《大禹》亮相国家大剧院 展现巍巍大禹的济世情怀


来源:凤凰文化

2017年6月21日,最新舞剧作品《大禹》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舞剧共分5幕,剧情跌宕起伏,其中,祭祀河神、离别治水、女娇临盆、静心顿悟、寻夫遇险、伤重回忆、归家离去、劈山导淮、涂山会盟等戏剧情节

2017年6月21日,最新舞剧作品《大禹》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上演。舞剧共分5幕,剧情跌宕起伏,其中,祭祀河神、离别治水、女娇临盆、静心顿悟、寻夫遇险、伤重回忆、归家离去、劈山导淮、涂山会盟等戏剧情节让观众沉醉其中,而灵动的舞蹈动作、经典的背景音乐、新颖的舞美设计配合剧情塑造出了巍巍大禹的济世情怀。

该剧由安徽省(蚌埠市)花鼓灯歌舞剧院精心创排,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总编剧,著名舞蹈艺术家王舸担任总导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担任历史顾问,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考古挖掘的史实为背景,以大禹治水和人物情感为主线,塑造为民担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大禹形象,不忘初心,凝聚前行伟力。

自去年9月,该剧在第十一届安徽省艺术节上首演以来,已演出52场次,以其宏阔的文化背景,感人的故事,立体的艺术视觉,纯粹的美学品质,在当前众多的大禹题材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也得到业界专家好评。该剧的总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习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大禹的精神,我将全剧主题再次高度凝练为八个字:“苟利家国、死生以之。”只要对家和国有一点点好处,生死亦可置之度外,何况艰难险阻。主题既定,我们的作品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现在的80.90.00后所认同我们的民族英雄形象,这同时也是这个剧目能够长久演出的根本。

大禹是远古的“神” 也是现代的“人”

强大的幕后主创团队在创作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大禹这位从史前文明中走来的神话英雄回归到现实,让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不觉得有时空的隔阂,能够从中得到紧随时代的启发和思考。自然灾难既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又是对民族精神的洗礼、对民族力量的凝聚。只要我们戮力同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变革时代,充满着变化和颠覆,正如大禹所处的洪水时代一样。其次,大禹矢志不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等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普世价值观。

在一脉相承的精神体系之下,我们看历史并不一定要在乎所谓真实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个神话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那就必须有两点保证:第一,符合大历史,比如大禹治水的功成名就和人心所向。第二,符合当时的人们面对灾难和民族英雄这件事的世界观和情感。而剧组主创正是抓住了这两点,以“坚持”、“纯粹”和“亲情”等等普世价值为切入点,在神话的框架上丰富血肉筋脉,让人们看到一个可感可触的大禹,作为一个世俗之王,他如何爱护自己的家人,如何提高治理水患的能力,如何为自己的百姓和国家奉献一生。

大禹数过家门而不入、劈山导淮、会盟天下诸侯于涂山脚下等故事发生在蚌埠境内,编导牢牢把握地域性,将淮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融入舞剧中,在多个舞段中加入花鼓灯动作元素和音乐元素,其浓郁的地域风格为这个历史题材的舞剧增添了厚重的写实色彩,也使得观众们可以暂时抛开文化隔阂和历史长河,如同身临其境。

大禹受舜之命,勇于担当,毅然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治水战场,投身到洪荒之力的洗礼之中。面对极其艰难的治水工程,众人退却,唯大禹孤身挖山不止。大禹身先士卒,感动众人,追随其后。只有各个部落团结一心和不懈奋斗,才能把水害治好。大禹召会诸侯于涂山,划定九州,传位夏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天下认同:多族统一,抱团取暖,战胜所有困难而获得美好新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至善大道。大情怀、大奉献、大智慧、大一统、大和谐成就了“大禹精神”,而千古流传的传说之所以被传说,说明人民大众还是希望在历朝历代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可以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之下,时代和社会发展所呼吁的一种精神,恰恰是这样的精神,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我们的人民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该剧正是基于此种目标,以大禹的父亲鲧、儿子启三代人为治水而产生的现实矛盾和精神升华,多方入手,力图塑造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现代版大禹。

舞剧的灵魂不是单纯的舞蹈 而是用生活去舞蹈

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左青看完这部舞剧表示:“选题很好,现在关于历史人物的舞剧有些蔚然成风,不过这是部质量非常高的舞剧!花鼓灯的风格用的很有味道,音乐录制的大气磅礴。演员的舞蹈非常有激情,人物塑造很丰满。这个题材虽然做舞剧有点难度,但人物关系、情感关系、家庭情感关系处理和把握的很好。

该剧注重道具的巧妙运用。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而道具的运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耒耜是当时治水的主要工具之一。剧中有一大一小两个耒耜,通过演员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的表演巧妙运用大耒耜,使得大禹治水的场景变得丰满、动感十足,将会带给观众如同看电影般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编导巧妙运用小耒耜隐喻子继父业、终能平治水患。该剧追求完美的舞段设计。该剧在结构上力求严谨合理,每个舞段都紧扣主题,其中有震撼人心的治水群舞、活泼欢快的采摘群舞、热情红火的送饭群众、美妙动人的寻夫双人舞、雄厚壮观的会盟群舞等,并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将这些舞段自然流畅地连接起来,把大禹治水的艰辛历程浓缩再现。

大场面并非只有闹 临大事应有静气

大禹改善自然环境的勇气和魄力;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垂范;因势利导、疏堵结合的智慧;克勤于邦的品行;因公忘私的精神等等,到了街知巷闻的环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治水十三载,数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与治水的宏大场面构成了强烈对比的一种安静,一种外在生活与内在境界的对话,是千古流传的高风亮节,也是神话高高在上的症结所在,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剧中的设计有特别之处,大禹到了家门口,并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不能回。妻子女娇即将分娩,大禹本欲回家探望。路上恰逢天象骤变,大禹只能过家门而不入,返身继续与水搏斗。女娇病危,大禹梦中回家,又一次身不得入。神话中的高风亮节,正是基于大禹本身对家、对亲人的有更深刻的爱和保护欲,才激发了无穷的斗志。大禹“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的民族精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追溯到人性的根本,其实是“为小家,为大家,为国家”。既然“小家”和“大家”的利益高度统一,既然心怀家国、志在天下,那么回与不回便不再是问题。

大雨下,篝火旁的山石被冰凉的雨水激裂,大禹从中“静悟”,动员各部落力量,一起烧红山石,变堵为疏,开山导水,获得成功。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中华民族历代有志之士为实现伟大理想不屈不挠、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大禹治水获得成功,黎民百姓载歌载舞、安定乐业。大禹回到家中,家室空荡,女娇远逝,只有儿子启立于门侧,他相信当九泉之下的妻子得知治水成功的消息,也一定能得以宽慰。

据了解,该剧还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以及2016年安徽省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著名舞蹈演员姜巍、骆文博在剧中分别饰演大禹、女娇。此次,舞剧《大禹》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是经过不断打磨之后,首次同北京观众见面。据悉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之后,该剧将展开2017-2018年的全国巡演。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