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阿来、李敬泽、梁鸿:海难幸存者的10天,与百年孤独的50年


来源:凤凰文化

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也不是英雄主义,而是人的最本源的求生主义。这其中又呈现一种荒诞性,这一点是马尔克斯以后作品中的一个恒常的主题。马尔克斯通过了很多细节来抓住故事内部的裂缝,来写出那种生活里面包含的本质的荒诞和黑色幽默。

提到《百年孤独》,大家都变得很温柔。

阿来说,他是在船上读的《百年孤独》,那是八十年代,还在学写诗歌,没想到会写小说。从武汉到重庆要七天七夜,那时候竟也不觉得慢,就一路晃晃荡荡地读这本书。

梁鸿说,她第一次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正在一个小学里当老师。“那个时候我也很孤独吧,特别小的一个学校,特别小的一个村子,我就想,马尔克斯描写的不也是这样一个小村子吗?”后来她来到了北京,又当了大学教授,但每每阅读《百年孤独》,都会想起来当小学老师的岁月。

李敬泽说,“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现在咱们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了,但在80年代第一次看到时,那是很震撼的,马尔克斯仅仅用语言就创造出了一个关于时间关于世界的秩序来。

范晔说,《百年孤独》半个世纪里的接受史,本身就是一个幸存者的故事。

1967年的春末夏初,面对《百年孤独》像烤香肠一样狂销热卖的盛况,40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必定想起了为他的文学殿堂打下扎实根基的记者生涯,以及12年前那篇制造了报业大事、文学大事和政治大事的传奇报道:《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马尔克斯庆幸自己终究没有为此丢了性命,因为若不是大难不死,也就不会有之后包括《百年孤独》在内20多部经典杰作的面世。2017年,《百年孤独》迎来了50岁的生日,《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正式授权中文版也终于问世,这两部分别代表虚构与非虚构文学巅峰的杰作,于茫茫时间中相遇了。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基于一则真实故事写成。加勒比海的一阵风浪将某军舰上的八名船员卷入了海中,经过四天搜寻,失踪人员被宣告死亡。然而,一周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位奇迹般地出现在一处荒僻的海滩。他在一只随波漂流的筏子上没吃没喝地度过了十天,终于靠岸生还。马尔克斯对这位海难幸存者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采访,同时在报上连载。扣人心弦的报道轰动全国,读者每天都挤在报社门前等待。由于揭露了海难真相,惹怒当局,报社被迫关张,马尔克斯也流亡海外。直到十五年后,这篇故事才集结成书,被公认为非虚构文学的绝佳范本。

5月24日,第17届“相约北京”艺术节联合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馆、凤凰网读书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暨新书发布活动。现场邀请了著名作家阿来、李敬泽、梁鸿等,与读者分享了阅读《百年孤独》和《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后的心得与体会。

活动现场

阿来:马尔克斯的作品读一本就少一本,我有点舍不得读完

我是在船上读的《百年孤独》,那是八十年代,我还在学写诗歌,没想到会写小说。有一次在武汉,人家告诉我说一定要读这本书。那时候船很慢,从武汉到重庆七天七夜,七天七夜我就读这本书消磨时间,陷入幻想,这本书颠覆了我对小说的理解。马尔克斯是把现代小说跟拉丁美洲本土,尤其是过去西班牙天主教的那些文化、印第安土著神话故事当中的元素挖掘出来,这跟我自己藏文化的背景有很相似的地方,因为藏文化中也有非常强大的民间文学、口语文学的叙事传统,非常丰富的资源,这种天上地下、人鬼不分、天地不分的叙事,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不管是写诗还是写小说,我们过去在学校学到的书面文学是不是过于单一?从此以后我经常背包下乡。把这叫深入生活好像也不对,叫采风也不对,我觉得这就是向民间吸收精神跟审美滋养,向民间学习。有一天,当我自己拿起笔写小说的时候,小说观念就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写出来的小说就只能是《尘埃落定》那种样子了。

这回面对《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这本新书,我其实有点舍不得看完。因为马尔克斯已经不在了,他再留给我们新书的可能性已经很少了,想留着慢慢看。我想他终于来到海上了,因为写马孔多的时候,人物情节到海边就止步了,他们就在大海边上,但是大海好像没有给他诱惑,反而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海难》这本书是他当时给报纸写的连载的稿子,特别轰动,其实跟今天的反腐小说有点相似:船员落水的原因是他们走私堆了太多货物才让船失去平衡。但是在政治意图之外,这本书里更有关于人的生存、意志、人与大自然的东西。我想只要是写跟大海有关的,比如《老人与海》,也有这种东西,海明威也故意安排,让主人公非常辛苦才达到目的,几乎绝望的时候才有收获,收获以后又让来了一条鲨鱼把鱼吃光。《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非虚构写作,牵扯到写作伦理,也就是写作者的权力边界的问题。面对活生生的人采访,一方面希望把精彩的东西、真实的东西讲出来,一方面又要避免一些诱导性的东西不自觉地出来。这完全是高难度的写作。

马尔克斯

李敬泽:年轻的记者马尔克斯,已经是那个未来的作家马尔克斯了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80年代第一次看到咱们已经熟悉的了开头时,是很震撼的。语言创造出一个关于时间关于世界的秩序来,在当时是爆炸式的。

而《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为一个非虚构作品,我也特别注意到它在技术层面的处理,马尔克斯和主人公谈论二十天,出来这个作品,用了第一人称,从文本上来看就有很大的难度。从中可以看到马尔克斯的笔力很强,当时28岁的马尔克斯已经非常厉害。说老实话,一个人在海上漂十天,这本身是极为单调的一件事,真没什么好写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别的人参与。所以这就考验马尔克斯的叙事能力,看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这十天确实惊心动魄,整个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   

我们也能从这本书看到马尔克斯的一些基本特点,一个作家基因里、骨子里的东西,让马尔克斯之所以是马尔克斯的那些特点。我们也看到马尔克斯对于在巨大的、凶险的、绝对空旷和绝对不可把握的世界之中的一个人的历险和幸存,保持了一生的兴趣。

这本书里面有一些细节我印象很深,有些趣味非常马尔克斯,也特能满足我。比如他写到鲨鱼,“如果你猛地用力吊起鲨鱼的尾巴,它的肠子就会从嘴里溜出来。”我看到这种细节的时候觉得特棒,也许我和马尔克斯一样,在听到这种细节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低级趣味”的快感。我还特别喜欢他写吃海鸥那段。我们可以找一个参照系,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实际上是差不多一样的情境,但是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不同,《奇幻漂流》写这个人在海上乱想,而《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主人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乱想,他都没有回忆过说我要死了、我想想我老婆怎么样、我孩子怎么样、我妈怎么样,回忆一下我的童年、回忆一下我的一生,自始至终没有,几乎完全就是贴着他最基本的生存感觉走,我怎么今天活下去。可以说,两本书都写得太厉害。这个是特别有意思的对比,而且你可以想见这样的对比或者这样的自我限制,一定是马尔克斯深思熟虑的结果。

马尔克斯跟主人公谈了20天,每天谈6个小时,也就是120个小时,这要是把录音出成书,这本书得是多厚啊。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交谈的过程固然是马尔克斯引导主人公进行自我回忆、讲述的过程,但实际上最终落实到文本上,可以说完全是马尔克斯在这个基础上的全面的重新书写。书里的这个第一人称显而易见是被马尔克斯充分塑造出来的。事实上,当马尔克斯选择用“我”这个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报道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作家了。

书里这个主人公上岸以后,受到当时哥伦比亚军政府的表彰,把他弄成英雄,也就是赋予了他很大的意义。而马尔克斯把这个过程还原成没那么复杂的事,把这些意义给切割掉。马尔克斯是个特能讲故事的人。这本书只有一件事,就是这样一个生灵在求生,这样一个孤独的人,这样一个在巨大的、邪恶的、残暴的、无法掌控的海洋中要求生的一个人,就是这么纯粹的一件事。

马尔克斯

梁鸿:最本能的东西,恰恰也是最迷人的

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马尔克斯有天马行空般的语言,他特别有幽默的味道,语言经常往复,像流水一样往前走,但最后都能压住。比如当鲨鱼蹦到筏子那一瞬间,对于故事而言是非常好的打开机会,但是马尔克斯把它压回到日常的叙述里,写得非常真实、非常细节。

这本书读起来真是欲罢不能,书里有一个接一个的险境和困境,甚至一直到最后主人公上了岸,马尔克斯依然写得险象环生,充满悬念。马尔克斯用特别简练的笔法讲述了一个人面对庞大自然之时的本能体验。今天我们可能不了解哥伦比亚当时的背景,不知道当时政府的腐败或者什么,我们只是阅读这个文本,依然会被深深吸引,马尔克斯用他讲故事的能力,精彩讲述了人与自然的搏斗这个永恒的命题。

从这本书再看《百年孤独》,再看他的短篇小说,比如《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我们会看到马尔克斯很喜欢那种海的意象,在狂风暴雨里面他总能找到安静的片刻。这本书里面,马尔克斯花很多篇幅,让这个主人公叙述比如海上的云彩,比如说气味,比如大海早晨的状况,可以说某种意义上,这些细节里就有马尔克斯的叙述。

这是一本非虚构写作,用第一人称叙事,看起来是容易把握、也比较方便的一种视角,但对作家的要求是很高的,就是作家怎么样才能不脱离这个人物本身,怎么样发掘这个人。有一个幕后花絮,当主人公向马尔克斯进行吹嘘或进行某种故事化叙述的时候,马尔克斯就问他怎么小便,这就把他规制为一个日常的、世俗的人。马尔克斯用第一人称充分打开主人公内心的视角,帮助主人公打开他所有内心的感觉,包括他当时当地的情感,他对外在事物的观察,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处境。马尔克斯用他敏锐的天赋,不断地靠近主人公,最终达到了一种客观的可能。书中的每一处细节都非常重要,因为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整个文本朝着最扎实的方向行进,这也是非虚构最基本的东西。

当我们谈论非虚构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怎么样尽可能真地和所写的人物之间有一种对视或者凝视的关系,或某种同在的关系,这一点可能非常重要。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显示的不是人定胜天的决心和意志,而是一个人的求生欲望。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也不是英雄主义,而是人的最本源的求生主义。这其中又呈现一种荒诞性,这一点是马尔克斯以后作品中的一个恒常的主题。马尔克斯通过了很多细节来抓住故事内部的裂缝,来写出那种生活里面包含的本质的荒诞和黑色幽默。所以马尔克斯写的海难跟其他人写的海难都不一样,不是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爱情主义,这些在《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中都没有,而只有生活本源的东西。最本能的东西,恰恰也是最迷人的。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