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对话张丁歌:纽约有八万种死法,就有八万种活法


来源:凤凰文化

2017年普利策奖揭晓,绝大多数获奖媒体仍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室的资深骨干们也许在“转型”,但他们或在新平台仍为好内容投身站岗,或转身回到学府重新历练与积淀。面向未来的传媒人要会内视自己,看到局限,才有可能超越媒介的形态,超越国界,甚至超越时代与时间。

导语:

2017年普利策奖揭晓,绝大多数获奖媒体仍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室的资深骨干们也许在“转型”,但他们或在新平台仍为好内容投身站岗,或转身回到学府重新历练与积淀。面向未来的传媒人要会内视自己,看到局限,才有可能超越媒介的形态,超越国界,甚至超越时代与时间。《新周刊》主笔、专栏作家张丁歌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对全媒体转型、纽约城市生态、与单身社会女性群体的崛起等也进行着深入的旁观与内视。本文为凤凰文化对张丁歌的连线采访。

访谈:

凤凰文化:今年普利策奖揭晓后,你发了一组针对普利策100年的获奖数据分析,这数据是来自哥大新闻学院吗?

张丁歌:是的,普利策新闻奖的发源地本身就在哥大新闻学院,是1917年根据建院人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而设,到今年正好100年。所以哥大新闻学院还肩负着每年普利策奖评选的任务。新闻学院有一本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创刊于1961年,是一本专为记者和传媒人办的杂志,它们编辑团队可能是曾经的普利策获奖教授,或未来的普利策奖得主的新闻系在读学生。哥大新闻学院这几年开设了一个新的data数据新闻专业,专门针对将来出现的数字统计驱动型媒体业务培养新的传媒人。相当于最老牌的新闻学院与最前沿的数据分析有了对接,他们会学习如何编程、做新闻数据研发、新闻数据可视化,研究数据改变新闻的趋势等。。。比如分析分析白宫的客人名单,用数据分析来判断财富是否是他们成为白宫访客的影响因素等。我发的那组数据就来自这本杂志,是data专业的师生对这100年的普利策获奖做的数据分析,包括人种、性别、种族、报导范围等,一目了然,也看出这百年来新闻报道的趋势和背后的社会生态。 

普利策100年哥大校园内

百年普利策奖得奖人种

百年普利策奖女性得奖情况

凤凰文化:从哥大新闻学院的专业设置的调整,是否也能看出美国传媒生态的变化,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明显吗?

张丁歌:整个大的传媒环境看,新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迭代变迁的趋势,也很正常。就像前几年,美国有个失业的纸媒记者Jon Campbell,在家当freelancer 期间,还创意研发了一款名为Unemployed reporter的啤酒,号称“第一款由纸媒记者酿造专供纸媒记者饮用的啤酒”,其色泽与味道“像美国记者的未来一样沉重和苦涩”。有点解构与自嘲,但这背后确实是纸媒的一种尴尬。但像《纽约时报》、《纽约客》这些老牌纸媒的全媒体转型又做得非常好,纸质订阅和各种终端订阅、包括VR新闻之间,都是一种积极的互补。就像哥大新闻学院,它既有纪录片课程,short video和podcast课程,以及新的data数据新闻方向,但同时reporting和writing又是始终是最基础核心的系列课程, 每个教授都会带不同方向的写作,种族、社会、教育、健康、食物、两性等等。还有专栏写作,我就选过一门叫“800Words”的专栏写作课,像是创意写作的一种,会一篇一篇分析近百年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美国专栏作家的文章。那种感觉很微妙,可能你手机上微信正在转发着大量10万加的标题党雄文,可你身处的那间小教室,白发的教授正在跟你分析着1963年肯尼迪遇刺后,专栏作家如何巧妙地从一个掘墓人早上醒来时刻来展开写作,逐句逐字,笔锋语调,像剧本分析。而身边的“同学”,很多都是有着十年以上传媒工作经验又重新回炉历练的美国媒体人。所以很难讲新媒体的颠覆或纸媒的衰退,对好内容的需求从未减弱。就像今年普利策奖,绝大多数获奖媒体仍然是传统媒体。在生产高质量原创报道上,不存在哪种媒体形式被取代这一说。

Unemployed reporter啤酒

哥大新闻学院课堂

凤凰文化:哥大的东亚系在海外很有名,你在那边访学是做东亚研究吗?

张丁歌:其实不算是,我是带着两个课题来的,一个是关于女性与单身社会的关系,一个是布罗茨基在纽约的后半生。但巧合的是,我确实在哥大东亚系发现了很多意外的资料,先不说张学良、胡适等大量重量级口述史的库存,就是在我个人家族史中一位先辈的历史,一度有些未解的迷,也在这里找到很多线索。此前我一直想写写家族中一位故于民国后期的先辈,他叫陈岳安,曾是20世纪初四川成都“华阳书报流通处”的经办人,一度被称为成都“报界大总管”,曾经主办《国民公报》、《中洲评论》,当年吴虞能在西南一隅看到《新青年》,并能与陈独秀取得联系,某种程度上都是他在背后助力。可以说四川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觉醒,离不开他这位幕后报人全力推动。但是他在1927年,乘船出省途中,在重庆遇难,年近38岁。关于他生前的可查资料并不详尽,零星地在《李哲仁回忆录》、《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中,能找到一些。包括冉云飞当年写《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时,书中提及陈岳安都像一个迷,认为至今身世难以知晓。但我在哥大东亚图书馆的史料资源中,便找到了很多关于他和那段历史的线索,这绝对是个意外的收获,也是让我开始触碰更多东亚历史题材的启发。 

哥大东亚图书馆C.V.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张学良手稿和日记哥大馆藏

凤凰文化:为什么哥伦比亚大学会有如此丰富的中文史料?

张丁歌:这背后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也是查阅史料所知:110年前,哥大刚刚开设中文系,就是现在的东亚语言文化系。当时是一位在美国当劳工的中国仆人Ding Lung,捐献了自己全部积蓄1.2万美元所设,并以他的名字开设中文讲座教授职。他的中文姓名和生平几无史料和文献可考,后人便取谐音称其丁良或丁龙。后来层层剥茧,他的故事浮出水面,他的主人卡本蒂是哥大校友,曾因在美国西部淘金及开拓全美电报业成为巨富,因和Ding Lung结缘于主仆关系,得知家中这位华裔劳工要在美国振兴汉学的伟大壮举后,颇为感动,次年变向哥大捐赠10万美元,后陆续捐赠达至50万美元。这笔款项,就成就了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即现在的哥大东亚图书馆。而当时以“中文图书馆”直接命名,是北美第一家。那现在的东亚图书馆,我有跟现任馆长Jim Cheng做过了解,它是欧美五大东亚图书馆之一,藏有中、日、韩、西文书近600000册,期刊3000多种,还有大量私人档案和电影影像资料。而它的中文藏书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包括一整套《古今图书集成》。总之这种庞大的史料资源,让任何一个做东亚研究的学者都会感到振奋。

与哥大东亚图书馆馆长Jim Cheng

凤凰文化:那你做的女性课题也算东亚研究的一部分吗?

张丁歌:课题涉及的个案是会是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女性,但还是关注一个女性独立社会群像的兴起。哥大的女性研究(women study)方向非常成熟,而且巴纳德学院也是最早一批的美国私立女子文理学院,七姐妹学院之一。所以整个哥大的女性研究的资源很丰富、研究理念也比较深厚且超前。以现实中一个小细节为例,在哥大很多教学楼卫生间会分三种,Male ,Femle ,Gender Neutral. 你会在这样一个小设置背后,嗅到一种社会文明的进程。我关注的是类似纽约大学Eric Klinenberg教授所描述那样一个“单身社会”的到来,女性的人生选择权。比如他说到,在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其中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几乎占到美国成年人口的1/7。在纽约曼哈顿更为明显,有半数的家庭是单身,而其中女性占据了绝对比例,她们也在行使着更多的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包括职业、婚姻、生育)并创造价值。就像Klinenberg指出的,单身社会的主题,是才能的最大化。这一现象不只在美国成为涌动的社会趋势,在中国一样,一个隐性的单身社会正在逐步显形、崛起。但因为一些旧有政策的限制,单身女性在面对婚姻及生育选择时,面对的壁垒更多。我关注的是这样的趋势背后,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对社会文化、经济结构的影响。

凤凰文化:说到“单身社会”形态下的纽约,你认为和EB怀特当年笔下的《这里是纽约》差距大吗?

张丁歌:我恰好最近在重读EB怀特的所有文集,尤其是他笔下的纽约。那是我认为迄今为止对纽约的城市精神最精到、最传神的描绘。他笔下的纽约平移至今天依然生效,虽然城市的显影会随着时间一层层叠加,但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基因没有变。就像他说到,“在纽约这么一个浓缩的竞技场上,挤满了角斗士、布道者、企业家、演员、证券商和买卖人。它的西服翻领上浸润的味道,年深日久,洗也洗不掉—— 不论你身在纽约何处,都免不了与伟大时代、辉煌事功、奇人、奇事、奇闻发生感应。”今天的纽约,无论你是外来客还是久居者,都依然能切身感应着这种丰富与奇特,哪怕是被孤独和陌生裹挟的奇特。而EB怀特又强调,他说描述的一切只为表明,纽约的结构奇特,几乎包容了一切(从东区上千英尺长的邮轮,到西区两万人众的集会),“所有事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都无可无不可,纽约人乐得自行选择他们的热闹,保全了自己的灵魂。”这种尽一切所能,哪怕以某种失去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灵魂——就是如今崛起“单身社会”背后的一种必然选择。而EB怀特所察觉到的,18英寸是纽约为其居民定下的一个分寸,彼此之间,有联系,又保持距离。在今天,这个分寸依然有效,也许未必精确到18英寸,但人与人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无论是单身家庭还是社区之间,又彼此刺激联结,又各自保持独立。这里有八百万种死法,就有八百万种活法,这是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之一。

访谈人物简介:

张丁歌,著名媒体人,专栏作家,独立制作人。《新周刊》主笔、新周书房主编。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