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大奖项候选名单公布


来源:凤凰文化

本届评委会主席郑胜天表示,将会继承以往的传统,以“历史视野”与“评判”当代为主导来考察2016年的当代艺术现象,同时也更注意整年内艺术界的脉动、转化和新思想的萌生。

2017年,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进入第十一个年头,AAC艺术中国逐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学术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评选平台。本届评委会主席郑胜天表示,将会继承以往的传统,以“历史视野”与“评判”当代为主导来考察2016年的当代艺术现象,同时也更注意整年内艺术界的脉动、转化和新思想的萌生。本届AAC艺术中国评选将秉承历届评选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针与方法,进一步完成其透明、公正的评选程序。“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三项大奖将在5月23日故宫巅峰之夜揭晓。

2017年3月,由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评论家、策展人、专家学者组成的AAC艺术中国顾问委员会,从AAC月旦评和顾问增补名单中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三个奖项的候选名单。

顾问名单包括(按首字母排序):鲍栋、蔡萌、汪悦进(Eugene Wang)、范迪安、冯远、高鹏、何桂彦、胡斌、杜柏贞(Jane DeBevoise)、冀少峰、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华睿思(Keith Wallace)大卫•乔斯利特(L David Joselit III)、李旭、李振华、刘礼宾、鲁明军、栾倩、吕品昌、彭德、田霏宇(Philip Tinari)、邱振中、盛葳、苏新平、孙振华、唐尧、王春辰、王璜生、魏光庆、吴洪亮、夏季风、徐可、杨卫、袁晓舫、郑胜天、朱青生等六十余位顾问评委参与投票。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候选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丁乙、耿建翌、何云昌、蒋志、刘小东、邱志杰、宋冬、王音、向京、杨福东、余友涵、喻红、张晓刚;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候选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耿雪、关小、郝敬班、郝量、林科、刘辛夷、马秋莎、沈莘、田晓磊、杨牧石、叶甫纳、赵要、赵赵;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候选名单(按首字母排序):

《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论文汇的趣味史》、《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血缘的历史:1996年之前的张晓刚》、《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候选名单

(按首字母排序)

丁乙

丁乙《十示2016-3》240cm×240cm 椴木板上2016

2016年4月23日,“再十示:丁乙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揭幕,本次展览是带有回顾性的一次展览,以102件作品的个展体量,呈现了艺术家从1985至今30年艺术创作历程的演进。艺术家丁乙表示,展览主题“再十示”意欲在十示系统中进行再深化再挖掘。近几年,在结束了长达12年的荧光色创作阶段后,黑白与色彩的概念就如同乐曲复调一般成为了他绘画中交织回响的主题,此消彼长。将于本次展览首度亮相的8张木板画,就是他在运用木刻技法之后对于黑白单色画的再度探索。

耿建翌

耿建翌《投影顽固》摄像中的画面2016

2016年9月24日下午,“投影顽固”耿建翌个展在OCAT上海馆启幕,展览展出耿建翌为OCAT上海馆场地定制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延续了耿建翌长期以来“去作品”的创作态度。“投影顽固”四个字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整个展览是机械性媒介相关的录像;另一方面是暗示观看的方式。展览利用展厅A、B空间展示艺术家耿建翌2016年创作的最新影像装置作品。在艺术家的改造下,五种具备投射影像功能不同款式的手持照明灯和信号灯,将展厅内部二十二根清水混凝土支柱转化成影像的反应载体,并通过迷宫般的墙体将柱子一一隔离,使观者产生对于日常生活、时间、整体、孤立之间关联的思考。

何云昌

何云昌《长生果》行为2016.07.08-07.11

2016年7月8日,“啊昌”何云昌个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这是其第一次全面文献性的学术大展,呈现近20件作品,涉及行为艺术、摄影、装置等多种方式,横跨何云昌长达20年的创作历程。除了陈列创作背后的实物、文献档案、视频资料外,何云昌还将带来一件全新的现场行为作品《长生果》,持续时间长达72小时,72小时中间,何云昌禁食禁水,以他多年辟谷的经验,这并不算是一种体能上太大的挑战,而更偏向于一种平和空阔的境界。作品结合“长生果”这一意象,传达的是一种低消耗循环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借由打坐、吐纳、入静等智性活动来提升人类从身体到精神层面的存在体验。

蒋志

蒋志《看与知,或命运之爱》黑白高清录像,彩色高清录像,LED电子字幕,音乐2016

2016年8月27日,蒋志最新个展“注定”在798艺术区魔金石空间开幕,展出了艺术家蒋志最近创作的摄影及影像作品。《注定之物》通过微喷获取的图像显现出了一种静穆的感觉,与主要展厅内展出的影像装置作品《看与知,或命运之爱》形成呼应关系。两个大的屏幕,一个播放着一对赤裸男女之间的互动,一个播放着一些空旷优美的自然景色,如大海或一颗树。两个长条显示屏播放着艺术家截取的一些中英文文本的内容,像电影的字幕一般,与影像的画面产生关联。

刘小东

刘小东《唐人街系列4》 布面油画200×300cm  2016

2016年4月22日,刘小东个展《移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斯特罗齐宫(Palazzo Strozzi)举办,展览主题不仅与现存于意大利的中国社群的诞生和发展有关,更广阔的意义在于表达迁移到这里的或主动、或被动或放逐的情绪意识。此次展览呈现了刘小东在2015年秋至2016年春驻留意大利托斯卡纳期间的重要作品,包含182幅素描及摄影作品,还有11幅画作以及1件影像作品。旅程中记录下来的人文风貌一览无遗,其中不少捕捉街景状态的作品都归于刘小东的“唐人街”系列,还有一些作品展现了更加多元丰富的地域特性,有来自叙利亚和阿富汗的移民,也有普拉托中国工厂空旷的内景等。

邱志杰

邱志杰龙脉系列《时间是帝国最大的敌人》 纸雕180×120cm  2016

2016年11月22日,风眠艺术空间年度大展“世界尽头的思想——邱志杰个展”拉开了序幕。此次展览是艺术家邱志杰在广东的首次个人展览,由“世界尽头的思想”、“龙脉系列”、“世界地图系列”三部分构成,作品首次在中国展出。对于邱志杰来说,“龙脉系列”中的“龙脉”,如同某种宿命一样的东西根植在这个地理里,他试图探索地理与历史的内在相关性,在相互交融、渗透、滋养中,交织成每个人复杂而丰富的各种面相;而“世界地图”其实更是“思想地图”——“既是谷歌地图时代的中国山水画,也是一件书法、诗歌作品,或观念艺术作品,它是完全没办法定义的一种东西,这种无法定义的东西,便是世界尽头”。

宋冬

宋冬《繁华的虚空》装置展览现场2016

2016年3月11日,宋冬个展“繁华的虚空”在上海纽约大学美术馆开幕。此次“繁华的虚空”的创作,是“剩余价值”系列的一部分,即从人们忽视的价值中去发现和创造新的价值,反映了艺术家一贯的美学观。作品中用到的镜子是宋冬长期以来经常使用的元素,在这里镜子作为自我认识的物质材料,反射了废物置换出来的美学价值,其中的镜面不光具备物质的概念,更具哲学的概念。在他眼中,“物”也许是因为暂时没有价值而被人废弃:“人们被今天的消费主义不断去推动,而我更愿意从被忽视的‘物’去发现新的可能性。不光是对废弃物感兴趣,而是我也思考:它们为什么会被废弃?它们还有没有价值?”

王音

王音《芒果No.4》 布面油画60×80cm  2016

2016年3月29日,王音首个大型美术馆级别的个展“礼物”正式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展出艺术家近几年来所创作的四十余件绘画作品。王音以关涉历史、社会与个人经验的绘画图像对“礼物”主题进行阐释。展览以特殊的布置展现一次“旅程”,将UCCA的长廊、甬道、中展厅三个展厅联结为一个引人入胜而方向难辨的整体,分别对应王音“旅程”的三个阶段:出发、游离与还乡。王音以私人化的视角审视艺术史和文化史,通过作品及展览结构的空间经验将自身的形象汇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轨迹中。

向京

向京新作系列“S”《行嗔》 174×300×310cm 玻璃钢着色2015-2016

2016年9月18日,向京大型回顾展(1995-2011)+新作个展(2012-2016)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这是艺术家向京对其2011年之前16年艺术创作生涯,进行全面回顾的首个大型个展,近5年来最新的艺术探索和突破也将在新作展中得到集中呈现。贯穿向京20余年创作的主线是艺术家对当下人性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的讨论。新作系列“S”中,依然延续她一直以来热衷的核心问题——人性,向京将引出“没有对象的性”,“权力对快感机制的压制”、忧郁症,记忆的反观与重组等命题的讨论,同时,通过具象的自戕,减弱了、冲抵了“太过于抒情的成分”,逐步瓦解了文学化结构,进而依托于单纯的形来综合感觉与思考的层次,从叙述性走向蕴含了抽象的具象。

杨福东

杨福东《愚公移山》电影46分钟电影截帧2016

2016年12月13日,杨福东全新影像艺术作品《愚公移山》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出。在视觉层面,杨福东受感于中国画大师徐悲鸿在20世纪40年代初创作的水墨作品,使《愚公移山》在某个光影瞬间还原了作品画面的内容,同时呈现出徐悲鸿画作中所蕴含的坚忍精神。影片重新解读了这则有关毅力和信念的中国神话传说,将我们自幼熟知的古老故事与现代精神融合、碰撞,试图引发新的思考。母亲的精神同样是这部作品的核心,这一角色由知名演员万茜倾情演绎。

余友涵

余友涵《吻》 手工纯楮染色阿波和纸上楮皮拼贴及丙烯手绘, 240×200cm 2016

2016年12月24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系列”之“余友涵”回顾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这是余友涵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全面的回顾展。展出其绘画作品、手稿和文献两百余件,涵盖早期抽象、“圆”系列、“啊!我们”系列和“沂蒙山”系列,以及近年新作二十余件。尽管余友涵的创作风格在不同时间阶段呈现出转向清晰的不同样貌,但对“圆”系列的创作始终未曾间断过,近来创作的“圆”系列更是尝试了新的技法,主题上呈现出对未知的探索。余友涵过着上海典型人家的日常生活,作品风格的变换却一直与社会波澜壮阔的变革同步随行,这样既近又远的关系,也给予我们一个思考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创作主体与客体间关系的契机。

喻红

喻红《十字舟》 布面丙烯140×150cm  2016

2016年9月29日,“喻红:游园惊梦”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19件架上绘画作品,及远赴捷克创作的3件玻璃雕塑作品。此次展览延续“喻红:平行世界”中以多重维度观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以精湛的写实画风并置、拼贴相异时空的场景和人物——横跨了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梦境与真实。绘画中对个体的描绘异常真实、直接,甚至裸身出现,艺术家在创作中摒弃了用衣着符号勾连时代的做法,反而剥离掉人的个体差异性,以便能触及到更深入的人性探讨,同时将其映照在反复盘旋于她脑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

张晓刚

张晓刚《致敬的仪式》布面油画240cm×160cm  2016

2016年9月28日,“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在佩斯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索尔·勒维特代表性的雕塑及墙画作品,以及近20幅艺术家张晓刚的全新画作。索尔·勒维特的作品将物理空间提炼为观念化的抽象空间,而张晓刚的作品则提供了一个更具隐喻性的内在的心理空间,他在今天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着更为多元而复杂的维度及干扰项。在张晓刚的新作中,艺术家对内在空间的搭建有了更为彻底的视觉化转向。以往作品中隐含的文字意象被呈现为具体的视觉符号,而反复描绘的门、窗、镜子、柜子、抽屉则将记忆的房间划分出层次,正式成为了保存时间化石的档案室。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候选名单

(按首字母排序)

耿雪

耿雪《寻音》 视频截屏2视频+综合材料装置,尺寸可变2016

2016年10月29日,“寻音”耿雪个展在艺术8二层白厅开幕。此次展出的影像作品可视作《寻音》的预告片,是耿雪在艺术8驻地三个月后的一个未完成的实验版本,也是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影片以“音”为线索,艺术家采用独特的视觉组织方式与故事叙述结构,让故事情节在手工画片角色与演员间、人与动物间切换,加之否定时间性的故事逻辑和四处埋藏的信息。这让隐喻成为故事核心,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层层推进隐喻的深度。但影片结尾,故事角色卸下装扮,也预示着摘掉了隐喻,进入了另一个意义。影片全程没有对白,角色对话以剧本的形式独立在影片之外,这也是对作品的另一层表述。

关小

关小《小鼓》玻璃钢、树脂、丙烯着色、灯箱、灯泡、C型架、网眼布打印,450×250×185cm  2016

2016年11月8日,“关小:弹性睡眠”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开幕。五件全新创作的装置,各以印画网布作为背景,前置着由不同物料拼凑而成的雕塑,素材多样,由博物馆级别的远古文物到高科技运动器材均备,创作出了一系列包含所谓“古老”与“新颖”、“已知”与“未知”、“原始”与“数码”元素的装置作品,开放性的启发观众的情感与思维,进入没有被设定的“对话”状态。关小认为观众并不缺少主动想象和体会的能力,但当中需要存在空隙,让人们去相信他们所体会到的,因此她没有给部分和部分之间设计复杂的关联关系,只提供“元素”和“关键词”在雕塑、图案、色彩、文字和标题里,把物体之间“怎样关联”变成一个不可言说的抽象部分交给观众想象。

郝敬班

郝敬班《你在那儿,当时怎么样?》 (局部)录像装置49分33秒2016

2016年6月8日,郝敬班最新个展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新倾向”系列中推出。本次展览以郝敬班历经3年时间调研、创作的“北京舞厅”系列为起点。舞厅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即已登陆中国,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短暂地流行于北京的各个阶层,随即在数十年之内销声匿迹,而最终在“改革开放”之后重现于公园与广场。通过展现这一历史的跨度,郝敬班探索了人与社会宿命式的偶然与必然、文化风尚的演变,以及意识形态更迭的深层互动。《你在那儿,当时怎么样?》是“工厂”系列的第一部分,她回到祖辈与父辈工作的钢铁、铜矿公司,遵循“劳动的影像逻辑”,以平实的影像语言描绘实地生产与工人劳动的场景,力图呈现劳动自身的形态。

郝量

郝量《潇湘八景——士游》绢本水墨387×184cm 2016

2016年11月3日,“郝量:潇湘八景”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开幕,呈现了艺术家近期以“潇湘八景”为题材而创作的8件尺幅为387厘米x 184厘米的绢本水墨绘画,围绕这一主题寻找8种不同的切入点构建古今交织的山水时空,探讨“绢本绘画”与相关历史文本及理念之间的联系,并将其线索置于全新的时空构造与当代语境中。在《潇湘八景——士游》中,郝量依据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及《徐霞客游记》的文本,在错综的空间结构中勾勒出“壮游”的足迹,不仅实现图像与文本的相互转化,亦通过探讨古代士人及其笔下山水之间的关系而反思某种“天下观”。

林科

林科《比如我》(Like Me)视频截图,表演视频,6分12秒,2016

2016年12月17日,林科个展“Like Me”在上海BANK画廊正式开幕,包括展览同名作品《比如我》、《指挥员》、《视窗墙纸》、《有一次》、《手-03》、《爱》等作品。此次展出的主要作品的素材来自艺术家过往的收集资料——林科将笔记本视为“工作室”,他在网络中提取素材,并用不同的电脑软件处理成作品。“Like Me”是艺术家从70年代的“星际迷航”剧集中截取了一段对话,暗示了“未来科技时代的人们”处于自满的陷阱中,仅仅是“动物园的样品,像我一样”。林科的作品试图帮助观众界定网络与现实的距离感,其作品既反映出互联网时代中自我陶醉式的社交媒体经济(如“请为我点赞”),也呈现出自画像式的自我描绘(“像我一样”)——数字时代,你我都一样面对碎片化的信息和一系列条件反射的习惯性行为。

刘辛夷

刘辛夷《信心国民》木框、亚麻布、丙烯2016

2016年6月11日,“十万八千里”刘辛夷个展在北京空白空间开幕。在此次展览中,刘辛夷考察了理论上具有交互特质的新闻通讯,特别是国内舆论中有关“域外”的信息景观。通过“流通”和“边界”这对辩证性的线索,探讨他在现实经历与知识经验的交织辗转中建立起的认知回路。展览贯穿了一种错置的观感,艺术家挪用熟悉事物并加以篡改。例如:边境海关成为流动的小贩摊点,中东的领袖雕像变身成了一溜儿道闸,美国护照成了手绘的“通关文牒”,又或是地图成了肉类的导购指南,海洋管辖划线变作香肠,价值观口号成了儿童拼写板上的错误……如此种种,与其说这些有意的混淆,目的在于揭示表相与本质之间的差距,更确切的说,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事物的认知的偏移与某种失准状态。

马秋莎

马秋莎《沃德兰》水泥、尼龙袜、多层板、铁、树脂,980×615cm  2016

2016年6月25日,“马秋莎:沃德兰”在北京公社开幕。马秋莎的艺术创作不拘泥于特定的媒介,其作品包括摄影、录像、绘画、装置等,作品内容以具体而细微的个人经历为主,却往往能够从日常性中抽离、并超越于对情感的直接述说,进入到更为本质的形式层面。主展厅里的同名作品《沃德兰》,摔碎的同规格水泥板被深浅不一的肉色尼龙袜包裹,再重新拼合、连接成块。作品的准备及制作过程中,她使用了透明指甲油来粘补袜子上细小的破损,而这也正是马秋莎的母亲在那个生产远未过剩的时代里出于节约而修补尼龙袜的方法。身体的私密性与集体性、贴身物品中包含的记忆和温度与时代美学交织在大面积覆盖了展厅地面的《沃德兰》中。

沈莘

沈莘《据点》 单屏影像72分钟2016

2016年9月25日,在家:沈莘个展在武汉剩余空间开幕。“在家”是沈莘在国内的首次个展,展览包括了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五件影像作品,以对“家”的需求和对“在家”的审视,把家作为前线,去探索在其中产生抵抗力的可能性。在学术界中的激进理论,社交媒体上的女权主义,和两极分化语境下的LGBTQ运动,家是被渴望的,但渴望本身面对着被同化的暴力。普遍被物化的和以为超脱了物化语境的个体与群体被规划在同一区域中,家在分解下失去了效率。“在家”即指一个开始去需要和抵抗的状态。

田晓磊

田晓磊《无限》影像截图视频装置3分56秒2016

2016年5月28日,青年艺术家田晓磊的新媒体个展“我等你—无限的本体时空”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田晓磊的作品杂揉科幻式的未来感,反复探寻“人”的精神以及物质可能性,在未来有可能异化的种种图景,人体生物器官与机器的稼接、机器仿生、细胞移植、智能与宗教的接轨,以及意识形态、性别身份等人类的经典主题不可知的演变。作品中交织着多个社会形态的时空,但无论是古典、工业还是未来,都是未来虚拟时空中的一种拟象,在此,对人类文化、伦理、以及对人性本身,作品展开了的一种开放式想像和游戏。

杨牧石

杨牧石《侵蚀》聚丙烯泡沫、黑色丙烯,每件300×121×63cm  2016

2016年9月3日,“无效生产”杨牧石个展在麦勒画廊开幕。该展览集中呈现了一系列使用诸如木料、泡沫和木屑等工业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艺术家赋予这些材料以雕塑形态并覆上黑色喷漆,得以将寻常材料转化成带有暴力、脆弱性和锐利感之物。通过日复一日的持续劳作,包括对大量原材料的打磨、刨除、割切、侵蚀等,艺术家创作出了“大规模”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观者压迫性的视觉体验,而且散发出奇异的虚无空洞之感。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大工业生产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突变对个体带来的压迫和危机的反思。

叶甫纳

叶甫纳《巨甲阵-彩虹画》综合材料105×205cm  2016

2016年7月2日,“甲天下——叶甫纳个展”在北京空间站开幕,此次展览是两年后叶甫纳“指甲计划”的总结展,作品集合装置、绘画、文献等多种媒介。展览构架依托了“五指山”、“巨石阵”的东西方的神话模式,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传统与历史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重建。崇高而恢宏的山石形象,被日常的通俗审美所演义。叶甫纳用指甲进行了对各种创世神话的模仿,对神圣性的起源进行了创造性的庸俗版颠覆,这种不协调和不一致性所产生的荒诞和嘲讽的笑声不绝于耳。“甲天下”是一场对日常生活的再发现,再阐述,模拟了一种反神话和反仪式的秩序,建立了一个叶甫纳自己的关于宇宙世界的判断。

赵要

赵要《很有营养》碳酸钙、矿物颜料、光固化树脂,尺寸可变2016

2016年8月25日,“最后一个鸡蛋”赵要个展在北京公社开幕,展出《很有营养》《纪念它》《最后一个鸡蛋》三件新作。此次展览艺术家呈现人类精神层面对可控和不可控的两种情节的结合。“最后一个鸡蛋”是对信息的再利用和改造,而信息本身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很有营养》的材料由碳酸钙粉末经过光固化的作用,干后在墙面上制造出一层人造的“蛋壳”,观众被允许去剥落它。并且随着展出时间的推移,在完全不可控的状态下随机在墙面产生裂变和剥落,露出里面的白色。“蛋壳”在展厅墙面的图形,是艺术家选用七张波动性比较强烈的曲线图表组成的。图表来自于各种分析报表,通过覆盖在墙面的“蛋壳”,从而得到升华。

赵赵

赵赵《塔克拉玛干计划》影像截图2016

2016年9月3日,赵赵近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同名个展“赵赵ZHAO ZHAO”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呈现了《塔克拉玛干计划》、《西装》及《刀》三件全新的作品。2015年10月,赵赵在新疆开始实施《塔克拉玛干计划》,全程耗时23天。30余人的工作团队从北京出发,带着100公里长的四芯电缆和一台冰箱,行驶近4000公里,抵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端的小镇仑台。赵赵和镇上的一家维吾尔农户协商,通过付费的方式,接通电源。用改装后的“探路者号”沙漠车,10台变压器,在沙漠中铺设100公里的电缆,抵达沙漠中心地带。电缆尽头,一台装满新疆啤酒的双开门冰箱接通电源,在沙漠腹地运行24小时。7天后,这些电缆、变压器、冰箱一同运回北京,电缆严格的按照冰箱的高度1.86米切割打捆。对于赵赵来说,项目运行的经费来源、与维族居民的沟通、长距离电缆的铺设方式等等每个环节都是他主动参与、介入社会的方式。

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候选名单

(按首字母排序)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

作者:巫鸿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包括了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关于展览的展览、“是我”一个展览的个案研究、十二个实验性展览:档案历史以及附录等内容。全书以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为时段,聚焦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展览”问题,介绍了这一时段的多个重要展览,包括展览的目的、组织以及面对的挑战。

《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

作者:高名潞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立场·模式·语境:当代艺术史书写》将“艺术史书写”的议题分解为四个专题,分别从方法论转型、理论立场、身份以及体制与艺术史书写的关系展开讨论,邀请知名中西方学者撰稿。西方学者从过往的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书写经验、思考逻辑出发,国内学者则从中国当下的艺术情境展开,对当代艺术史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

作者:[法]雅克·朗西埃译者:赵子龙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08

《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中,雅克・朗西埃探讨了十四个事件或说十四个时刻,从温克尔曼笔下的赫拉克勒斯残躯,到詹姆斯・艾吉所摄的阿拉巴马州农户,间有黑格尔对美术馆的一次造访,爱默生在波士顿的一段演说,马拉美在女神游乐厅的一晚观赏,举办于巴黎或纽约的一场展出,上演于莫斯科的一幕戏剧,建在柏林的一座厂房,通过这些或闻名或隐秘的场景,我们可以探询何为艺术,以及何是艺术所为。

《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

作者:王萌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美术博物馆介入并推动“艺术潮流”的问题。写作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捕捉和选定,用散见于展览评论、学术访谈以及艺术史论著中的零散信息来构建案例的全景,实现对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通过“大地魔术师展”开启全球艺术“文化多元主义”潮流、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运用“国际展览计划”将“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带向世界和上海美术馆创办“上海双年展”完成中国当代艺术在本土的“合法化”这三种成功案例的呈现。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论文汇的趣味史》

作者:[英]E.H.贡布里希杨小京翻译/范景中校译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偏爱原始性》研究视觉艺术趣味变化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个现象:古老而单纯的作品,例如“原始的”作品,在道德上和审美上要优于后来变得柔弱、颓废的作品。贡布里希将这种观念追溯到古典时代,既把它与西塞罗关于放纵感官会导致厌恶的观察联系起来,又把它与艺术发展像生命体一样会生长、会成熟、会腐败以致死亡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比喻联系起来。书中总结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思索,论证严密,旁征博引,讨论了相关作者、批评家和艺术家在塑造和改变这些观念时所起的作用。

《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

作者:高名潞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是作者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的学术专著,开创性地提出了“再现”是贯穿西方艺术史理论发展的主线。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

《血缘的历史:1996年之前的张晓刚》

作者:吕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血缘的历史:1996年之前的张晓刚》由三个章节,以及前言、后记和注释构成的艺术家传记将艺术家自1958年至1996年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讲述的是艺术家从1958年至1981年间的故事,着墨于艺术家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对于艺术家的颇具艺术情怀的母亲的勾画,师从艺术启蒙老师林聆的过程,艺术家所经历的知青生活,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以及艺术家的毕业创作。

《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

作者:[美]迈耶·夏皮罗译者:沈语冰、王玉冬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是夏皮罗自选集的第四卷,收入了他关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的最重要作品。夏皮罗极其清晰的论辩,优美雅致的散文,异乎寻常的博大精深,透过丰富多样的探索领域,引领读者在诸多课题中探幽揽胜: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与批评的社会角色,赞助人与艺术家、精神分析与艺术、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等等。

《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

作者:[法]纳塔莉·海因里希译者:何蒨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在《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中,我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学对艺术的贡献,而是艺术为社会学带来什么,也即观察行为者接受艺术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潜伏的价值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理论与方法,反思传统社会学的某些顽固的思维习惯。有时,这些习惯已转变为一种僵化的社会认知模式,甚至沦落为一种社会学意识形态。

《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

作者:[意]安东尼奥·奈格里译者:尉光吉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包含的九封论艺术的信,是作者在1980年代流亡法国期间写给朋友的。从早期唯物主义的艺术理解出发,奈格里把艺术生产和各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生产结构联系起来。这使得他能够定义后现代和后福特时代(奈格里称之为非物质劳动的时代)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本质。

《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作者:蔡国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摆脱了惯常策展人对于艺术家的吹捧,蔡国强与35位中外艺术家、学者对谈,从艺术、艺术家、做作品和展览等层面,直率地畅谈当代艺术家包括他本人面临的挑战,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繁荣表象后潜藏的困难和问题,解析中国当代艺术难题,以不同角度切入,让我们从更广阔的时代视野和历史景深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力问题。

《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

作者:[英]贝丽尔·格雷厄姆(Beryl Graham)、萨拉·库克(Sarah Cook)译者:龙星如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将这些挑战视为反思策展实践的契机。帮助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在这快速发展的领域开发出一套灵活的工具,为那些将艺术领域作为分销和参与体系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有益的经验。书中探讨了特点鲜明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它的非物质性及其对时间和空间的质疑,以及它与诸如影像艺术、概念艺术、社会参与艺术、表演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的关联。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