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董亚芳:不忘初心 勇毅前行


来源:凤凰文化

当自己的壶艺得以与日俱增之时,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时时萦绕心间:是做一个壶匠,还是当一代名师?做壶匠,现有手艺已绰绰有余,争做名师却缺乏文化底蕴。

董亚芳

董亚芳,女,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副会长,无锡市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班论文指导答辩教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一连串与陶瓷艺术有关的头衔,见证了董亚芳紫砂艺术渐进的步伐。尤为社会各界“津津乐道”的我想还是以下几项:江苏省陶瓷实训基地辅导老师、陶艺家捐壶助凉山州学子、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宜兴市慈善先进个人、宜兴市“助残济困、热心公益”奖牌、丁蜀镇“三八”红旗手、蜀山社区爱心技艺培训导师等。致富不忘桑梓情,扶贫济困献爱心,一个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紫砂艺人是值得肯定的。

百年传承

扁竹提梁

1965年生于紫砂文化的发祥地——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宜兴蜀山。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影响,儿时就迷恋上了紫砂造型艺术。学校毕业后,即随母亲学习制壶技术,先后拜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鲍利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为师,加之自己对紫砂浓厚的兴趣、高远的志向、后天的勤奋,使她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她的紫砂作品开始有了“市场”,有时表面上的“含金量”也开始直逼“名师”。

大彬如意

高瞻远瞩

规矩(书法:陈仲文,陶刻:宋鸿伟)

金猴献瑞

当自己的壶艺得以与日俱增之时,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时时萦绕心间:是做一个壶匠,还是当一代名师?做壶匠,现有手艺已绰绰有余,争做名师却缺乏文化底蕴。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她开始有意把握、主动参加各类“充电”机会和活动。工作期间先后在南京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函授学习深造,工艺理论基础和陶瓷艺术视野得到进一步提高;精心创作作品,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和评奖,《扁竹提梁》《圆曲》《坤韵》《君子》等作品先后10多次获得国家级评比金奖,并被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多年的创作,形成了“气韵清灵、意象飘逸”的个人风格,技艺不断长进,作品屡获大奖。壶有形,它应得体大度,飘逸灵动;壶赋神,它以德载物,品行高尚,只有神形兼备,方为艺术珍品。技良、艺美、德厚、品高,便是她不懈追求的目标。

井栏(书法:王成孝,陶刻:吴开虎)

聚圆

坤韵

天性的“悟”与人生的“勤”是人们事业有成的要素,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董亚芳就是两者兼备的人物。天性之悟,似是天助,而生人之勤,则涵盖学习、实践、提高、摸索的过程,且不一而足。一坨泥,原本微不足道,是“悟”与“勤”令其改容,令其变色,令其勃发生机和活力,令把玩者自得其乐,融融于“耳鬓厮磨”“朝夕相伴”之中,一个手工艺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然是心愿足矣!这就是董亚芳的从艺心路和本初追求。

匏尊(书画:吴晓东,陶刻:汤建林)

吴经提梁(书画:李江,陶刻:郑存琳)

重宝

业余,她喜思考,喜品老壶。有时,她会面对老壶一连欣赏数小时,似乎与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乃至供春先师相晤,文人壶的风韵、雅致、灵秀,使她久久沉醉其中,她开始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平时所学所思,着力在紫砂壶的文化品位、艺术品格上面下工夫,因为她开始异常清晰地知道:紫砂自从文人雅士的提携、倡导、参与和介入,开始着实提升紫砂的品位和价值,现当代紫砂艺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应该是创作出切壶切情切意的“文人壶”。在2016年由紫砂原产地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书画名家陶艺家跨界交流活动中,其精心制作的《规矩》《井栏》《吴经提梁》《匏尊》等作品与中国书画名家唐辉、徐惠泉、储云、李江、吴晓东等合作,并先后在宜兴东坡书院、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四川省艺术院、北京正阳门博物馆展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影响,更坚定其走艺术紫砂、人文紫砂发展的理念。

圆曲

静中念虑,观心论道;闲中气度,坐淡望趣。以此作为自己从艺座右铭,孜孜以求于紫砂艺术的碰撞、交流、融合、涅槃,我们期待好学不倦、德艺双馨的陶都宜兴陶艺家董亚芳能够不忘初心,走得更好更远!(文/济文)

[责任编辑:杜鑫茂 PN036]

责任编辑:杜鑫茂 PN03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