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纪念冯雪峰逝世四十周年 12卷本《冯雪峰全集》出版


来源:凤凰文化

2016年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冯雪峰逝世40周年,1951年冯雪峰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为纪念这位老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出版了12卷本《冯雪峰全集》。12月25日,《冯雪峰全集》出版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冯雪峰全集》出版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

凤凰文化讯 2016年是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冯雪峰逝世40周年,1951年冯雪峰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为纪念这位老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出版了12卷本《冯雪峰全集》。12月25日,《冯雪峰全集》出版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座谈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馆、义乌市政府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应红、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梁海春、《冯雪峰全集》编委会主任陈早春、义乌市副市长王迎、冯雪峰家属及相关亲友、研究专家出席了座谈会。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主持会议。

冯雪峰:一个大写的人

座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价冯雪峰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写作者,他还是一个实践者、一个行动者。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他还是一个革命战士。……在这部《冯雪峰全集》中,我觉得和其他作家很不一样的、很有特点的一个特色,就是不仅收录了他的文学创作,收录了他的那些文学作品,而且收录了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相关的文件、材料,甚至包括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处逆境的时候写的那些外调材料。”

作为冯雪峰出版事业的继承者之一,人文社社长管士光说六十五年以来人文社一直遵循着冯雪峰创建时基本宗旨,古今中外不偏颇,提倡新创作,同时重视人才。

《冯雪峰全集》编委会主任陈早春介绍,这次的全集收录了冯雪峰的诗歌、寓言、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译著、文艺理论创作、鲁迅研究、外调材料、日记、书信、政务文稿和函电。

《冯雪峰全集》编委会编委王锡荣觉得尽管此次全集收录一些重要的以往没有被收录的文献,但仍有遗憾,因为很多报告尚未解密,文献、手稿、书信也并未搜集殆尽。

老诗人屠岸自称是冯雪峰的铁杆粉丝。在他的心目中,冯雪峰是一个真正、至高无上的诗人,冯的诗歌作品产生在受命运捉弄的时候,他的诗体现了最高的境界。屠岸认为冯雪峰的成就不低于臧克家、艾青,甚至高于他们,现在的诗歌评论界对冯雪峰的诗歌创作没有评价到位。

《冯雪峰全集》:全面汇总各时期、各领域的创作

今年,在冯雪峰逝世四十周年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冯雪峰全集》。一直致力于为他人出书,为国家出版事业出力的编辑出版家冯雪峰的著作首次得以全面的整理出版。在文学创作方面全集收录冯雪峰的《湖畔》《真实之歌》等诗集4部(包括合著),和集外诗歌30首,小说散文多篇。冯雪峰所写第一篇文学作品《到省议会旁听》收在集外诗歌中。全集收录《今寓言》、《雪峰寓言三百篇(上卷)》等寓言集4部,改编国外寓言故事集《百喻经故事》、《富翁造三层楼》,以及集外寓言和首次整理面世的寓言遗稿60余篇。冯雪峰平生最后的文学作品《锦鸡与麻雀》收在集外寓言之中。杂文论文方面收录《乡风与市风》等杂文集3部,《过来的时代》《论文集(第一卷)》等论文集5部,以及近百万字的集外杂文与论文。全集还收录两个不同版本的回忆录《回忆鲁迅》和少儿读物《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几乎涵盖了文学的各种形式,全面反映了冯雪峰一生的文学成就。

如前所述,冯雪峰在翻译国外文艺理论及文学作品方面也是埋头苦干,成效卓著。冯雪峰努力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也是他只身一人,生活艰辛的时期。但他还是以普罗米修斯舍身盗火的精神,引来异国之光明火种,以助中国新文学的蓬勃发展。全集以三卷的容量收录了他留下的将近一百五十万字的翻译著作。这些书籍在当时出版以后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还曾再版,但之后因各种原因,没有重新整理出版过。这次集中收入全集,不仅为雪峰的翻译实践做了一个全面汇总,也为中国现代翻译史留下了早期翻译状况的宝贵资料。在这些生涩稚拙的翻译文字中凝聚了译者的艰辛、执着和热情,是今天的翻译者所无法重复的标本。

除文学和翻译之外,全集还收录了冯雪峰的书信、日记、编务文稿、政务文稿函件和外调材料等,可以说内容相当丰富,并且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书信部分是冯雪峰1922年至1975年间与作家、文学研究者、同事、亲友和有关机构的通信160余封,大部分都是以前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日记写于1965年至1975年间,也是根据未发表的手稿收入。这些资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冯雪峰的工作生活状况,特别是其中“四清”和“干校”时期的日记,也为时代留下了记录。编务文稿是冯雪峰从事编辑工作时为所编刊物而写的消息、补白、编刊后记,为所编图书而写的编辑说明、审稿意见、编辑计划,为出版社起草的工作安排、规章制度等有关文字,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政务文稿函件收入冯雪峰长征时的笔记资料,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的工作报告、函电,及其他有关政务工作的文字。今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冯雪峰留下的长征笔记涉及红军第一军团长征经过的地点及里程、经过的民族区域、所处的环境状况、经过的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等情况,是长征的真实记录和研究长征的宝贵资料。

冯雪峰1936年4月奉中央之命重回上海,负有艰巨的使命。一方面与鲁迅联系,沟通党与上海文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重建上海地下党组织,并团结各方力量贯彻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而工作。这期间他化名李允生,战斗在党的隐秘战线,他以秘密的书信和报告的形式为陕北中央输送了大量情报资料,为党的决策提供参考。编辑《冯雪峰全集》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搜集了现在可以公开发表的书信和报告,这些既是冯雪峰不惧艰危为党工作的见证,也是党史研究的宝贵资料。

外调材料是“文革”时期冯雪峰应单位、机构或个人出于调查或证明的需要,被要求写下的历史材料,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情况的证明。全集中收录的外调材料写于1966年至1973年,约有200篇,80余万字,主要写作地点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湖北咸宁干校。冯雪峰经历丰富,与政界、文化界甚至军界高层都有交往,所以当时前来找他写材料的很多,在出版社里,经常能看到雪峰趴在光线昏暗的楼道一端一个乒乓球案子上不停地写。一般先用铅笔写下底稿,然后根据要求再誊抄出正式稿上交。誊抄使用复写纸和圆珠笔,需要同时复写好几份,给各方存留。由于写作誊抄量大,还要用力复写,冯雪峰拿笔的右手中指都变形并起了厚厚的老茧。冯雪峰在上海迫于地下工作的要求,无法写日记,也不能留下任何文字方面的记录,这些外调材料都是凭当时的印象和记忆写成。我们从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虽然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行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那时的特点和各种被迫戴上的空帽子,但冯雪峰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客观地叙述事实,还原历史。对不能肯定或记忆不清地方便直接说明,决不乱写。这些材料涉及中国现代史、文学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和各类人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外调材料的底稿是在被收缴之后即将付之一炬之时,被当时出版社的编辑陈早春先生抢救出来交还给冯雪峰的。对外调材料的收录,全集遵循“基本不做改动,保存历史原貌”的原则。外调材料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作家全集中是极其少见的,这样大的分量,更是绝无仅有的。

冯雪峰作为有着多重身份的重量级人物,作为党的文化将领,始终置身于时代风云的潮头,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冯雪峰全集》无疑已经不是一般文学意义上的全集,而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内容,超乎文学之上的大书。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