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甘建华和他的冷湖


来源:湖南日报

《冷湖那个地方》并非旅游攻略。它是一部散文集,作者甘建华是湖南人,现居衡阳,他是石油工人的子弟,毕业于青海师大地理系,其文学生涯从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起步,由他来介绍冷湖那个地方,自是合适人选。这本书是柴达木石油创业史的一个侧记,是对海西州文学垦荒志的梳理,也是甘建华青春成长课的记录。

《冷湖那个地方》 甘建华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今年6月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

易卫东

冷湖在哪里?如果你是石油人,你就算没有去过,也一定会知道;如果你是地理爱好者,你也许应该知道。像我这样寓居江南的普通读者,纵使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可是视野未及冷湖,在读到《冷湖那个地方》之前,真的不知道冷湖在哪里。就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在我的认知里也仅是一个地名,除了它的遥远和荒凉,我对它一无所知。

《冷湖那个地方》并非旅游攻略。它是一部散文集,作者甘建华是湖南人,现居衡阳,他是石油工人的子弟,毕业于青海师大地理系,其文学生涯从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起步,由他来介绍冷湖那个地方,自是合适人选。这本书是柴达木石油创业史的一个侧记,是对海西州文学垦荒志的梳理,也是甘建华青春成长课的记录。

柴达木60年开发史波澜壮阔,不是一部散文集所能承载的东西。但是,读完这本书,我对柴达木石油创业的历程,已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这部散文集,堪称盆地创业史的侧记和补充。占全书近一半篇幅的《西部之西地理辞典》,对柴达木油气田的分布,从地理的角度做了专业的介绍,也从文学的角度做了生动而丰富的描述,使“西部之西”既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甘建华用自己饱蘸深情的笔墨,赋予了“西部之西”独特的人文内涵。

“西部之西”,是甘建华独创的一个地理名词,是他在柴达木油田工作时构想的文学版图。他所写的数百万字文学作品,都不断提到了这个音调铿锵、惹人遐想的名词,如今更被许多作家、诗人、画家、词作者征引,成为国际旅游界对青海高原西部地区的地理指称,甚至被引伸出“西部以西”“西部向西”“西部偏西”“西北偏北”等文学语词。

《盆地文坛艺苑逸事》是关于柴达木文学艺术的札记。一篇篇短小抒怀、灵性跌宕的笔记,沿袭《世说新语》的路子:“六朝重人物品藻,寥寥数语,皆具风神。”作者博洽多闻,钩沉辑佚,对柴达木文学的开创、发展,给予了客观公允的评价,提升了海西州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品格。他详细记录了“西部文学的开拓者”“石油文学的奠基人”李季、李若冰等先贤,在柴达木过往的文学足迹和当代的传承魅力,忠实记录了曾经的“生命禁区”文化事业的垦荒历程。在《烛光映照〈柴达木手记〉》一文中,他深情回忆、高度评价了著名作家李若冰先生,“在冷湖4月的夜岚里,因为停电,我借着大红蜡烛阅读《柴达木手记》,为一颗自由的灵魂而激动不已。三个通宵达旦,烛泪状如假山。透过烛光,我依稀看到了50年代一位英俊的青年作家,纵横驰骋在广袤无垠的西部大漠。”

作为“中国西部散文的一个经典文本”,《冷湖那个地方》在文体实验上也是颇有创意的。《西部之西地理辞典》是一部几乎可以独立成书的长篇散文,采用了地理词条与文化叙事、过往回眸交互的文体。每一个黑体字地理名词之后,是宋体字排印的词条释文,楷体字排印的作者对相关人、事、物的回忆和描述。这个创意写法使得可能枯燥的地理词条灵动鲜活,静止的地名与流动的人事相互辉映,空间的地域变迁与时间的逝水流年,交织成了一幅幅壮美磅礴的历史图卷。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