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严歌苓:中文写作不需要让西方认可 而要感动自己


来源:南方都市报

写作就是一个要感动自己的过程,一有邪念就不会感动自己,不会感动自己就不会出来最真诚的文学、最诚实的表述。她认为自己写作至今,最难写的不是写得漂亮,而是“get it right”。

“我们的语言从书写起,就把每个字里面含有的图像信息输入给人,带给人知觉、视觉。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语言要拿到世界上的一些地方,比如给诺贝尔奖评委,让他们去欣赏确实难度很大。”11月18日,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协办的、在广州增城凤凰酒店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旅美作家严歌苓谈及华文文学国际认可的问题时表示,华文作者不要因此有焦虑、去讨好,反而要不迁就,耐心创作出精致的作品。

“面向世界”≠让西方认可

12岁参军,作为军队歌舞团演员,严歌苓随部队走遍了西南地区的每个角落。1989年她又到美国读书,后来因结识了身为外交官的先生,随其远走非洲、欧洲。“我自称吉卜赛人。”严歌苓说。而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严歌苓每到一个地方,接触一个文化和语言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下意识地去对比母语——— 汉语。

虽然英文写作起步不错,但严歌苓仍旧觉得中文是太有魅力的语言、也太深奥、丰富。“将来它被翻译成怎样,能够怎样被世界深度地了解,跟我们怎样传播它、找怎样的翻译是非常有关系的。”正因此,严歌苓说她始终有个愤愤不平的想法,原本就与众不同的汉语,为什么中国人却总是把“面向世界”这个说法等同于“让西方认可”?

“别想着我写了去迁就谁,我迁就那些不懂得中国语言的西方人,我迁就诺贝尔的读瑞典文的老学者们?我觉得低不能迁就网络上的读者,高不能迁就任何一个评奖的委员会。”严歌苓说,写作就是一个要感动自己的过程,一有邪念就不会感动自己,不会感动自己就不会出来最真诚的文学、最诚实的表述。她认为自己写作至今,最难写的不是写得漂亮,而是“get it right”,写得真切,确确实实是你想写的话,这个是最难的。“所以我觉得中文写作的困境,是语言的例外。”严歌苓说。

不要为了“外人的欣赏”写作

而除了语言本身的情况,严歌苓还谈到了另外一个华文写作困境,即这里面不仅牵涉着文字的翻译,还有政治的翻译、文化的翻译。她举例说,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安全感,就是买房子、置地。但这一情况除了红色中国、解放后有土改经验的中国之外的人才懂得。你怎样把这样的经历用语言告诉别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不然他不能产生同情,就会产生反动。

严歌苓表示,艺术应该是感染人的,这是第一步。要不然你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是白搭,“文化上不认同,同情心激发不起来,这样我们面临的困境是非常大的”。不过她也说到,世界上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读中文、讲中文,她已经很满足了。

在严歌苓看来,读书也是一种主动的审美活动,懂得文学本身,包括我们自己读中文语言,都是要主动的。而如果中文以外的读者不主动起来,其实是非常难办到的。她也因此认为,华文作家该做的就是把中国文学写好,永远不要粗制滥造,不要有焦灼感。“即便外人无人欣赏,我们应该坚持下去、写下去,没有杂念,甭理他,他想看的时候就一定会看懂。”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严歌苓 世界华文文学 创作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