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威尼斯电影节杂记:老牌电影节的风情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意大利回来之后,就一直说要写一篇威尼斯电影节的手记,以记录先前在那儿度过的大半个月时光。今年参加的其中一场电影节官方发布会是开幕片《鸟人》的记者会,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演员迈克尔·基顿、艾玛·斯通、爱德华·诺顿等亮相,媒体席位爆满,大家提问踊跃。

狂奔的小屁孩(媒体人)

从意大利回来之后,就一直说要写一篇威尼斯电影节的手记,以记录先前在那儿度过的大半个月时光。倒不是说过程中发生了多少“特别”之事,我脑子里此刻所想到、所搜索到的恰恰是许多媒体工作者在电影节期间遇到的“常态”画面。

远离灰霾天,跑到风景如画、高逼格的戛纳/威尼斯,以电影节之名在此呆上大半个月,泡影院看电影见明星,完了之后如果有假期还能顺势在欧洲玩几天……这么想的话,跑国际电影节着实是个美差。但事物总是具有矛盾性的,跑电影节既是“美差”也是“苦差”(派你过来,唔使做啊?)个人认为,只有心甘情愿接受这一点,跑电影节才会收获更多的乐趣。

我想到的乐趣之一,说起来有点太普通。众所周知,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场地设在丽都岛上,这个细长小岛是国际公认的疗养胜地。有朋友不止一次跟我说,这个岛是很多退休老人生活的首选地。老头和老太太,的确是丽都岛上随处可见的人群。大街小巷中、餐厅里、公车上、海滩边……你总能见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家,但他们瞬间就能让你舍弃“年老行动缓慢”这些形容词,转而投向他们时尚得体、干净整洁的装束——— 老头西装革履加皮鞋或休闲套装戴个休闲帽又或海滩短裤和墨镜,老太太或穿个套裙挎个小包拄个拐杖或一身休闲淡雅的连衣裙配个凉鞋又或是比基尼,精气神十足。不管何种搭配装扮,你都能看到“精心”二字,看得人满心欢喜和艳羡。对我而言,他们比年轻的帅哥美女更加吸引我。

我忽然想起在威尼斯时跟王小帅导演的聊天。开场白从他2005年带去戛纳的一套西服说起。他当时花了几千块添置这件东西,只因为七年前他带着《扁担·姑娘》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时,跑去看其他电影,却因为没穿礼服而被拦在门外。今年,《闯入者》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他还是带上了这套衣服。他说经历过戛纳之后,“发现这个太有必要了!”他说一来有个借口穿西装礼服,穿上后发现还挺精神的;二来这种“仪式感”“会让你觉得电影是非常高尚、非常隆重的。他们很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作者……这是让每个人心里都感到非常满足的一点。”

电影节在我脑海里绘筑的另一幅画也很简单。主角是跟我一样身份的新闻工作者们,场景设在电影宫二楼官方新闻发布会的大厅。在电影节期间,这里迎来送往每一部来参展或参赛的影片主创们,导演、演员和电影节评审们都曾在这里出现并接受全球不同媒体的提问。今年参加的其中一场电影节官方发布会是开幕片《鸟人》的记者会,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演员迈克尔·基顿、艾玛·斯通、爱德华·诺顿等亮相,媒体席位爆满,大家提问踊跃。而最有趣的一幕则发生在主持人宣布记者会结束那一刻,先前还淡定坐在台下的媒体们忽然就对准“目标”一拥而上,掏出相机、手机、iPad、签字笔和笔记本,拍照、要签名,动作极为迅速。最受欢迎的“蝙蝠侠”迈克尔·基顿因此被“扣留”现场几分钟。主办方不得不频繁催促,下一场发布会马上要开始了。我在台下看着这一幕,感觉很有趣,媒体对导演和明星的喜or无感几秒就能看出。比如此时导演和基顿就明显比“石头姐”更受欢迎。又如从电影节闭幕当天举办的获奖者见面会可知,“胖老头”罗伊·安德森(注:最佳电影《寒枝雀静》导演)绝对是现场媒体最宠爱的人,发布会结束那刻,媒体们几乎是同步朝他冲去。好吧,平时刻意禁止自己跟导演或明星问签名求合影的我也冲上去了……

至于跑电影节的“苦累”,我无意在此渲染太多。大抵就是连续多日过着两个时区的生活(采访看片算意大利时间,写稿发稿过中国时间)睡得少并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这本来就是媒体圈很多人的工作常态,只不过电影节让这种不规律来得有点变态。今年本人就光荣滴刷新了个人从业以来单天写稿版数,一天交八个版(前一天连做五组专访和看一部《黄金时代》,当天写完稿继续跟闭幕和颁奖礼)。回想起喝红牛灌咖啡熬通宵奋战码字的那二三十个小时,现在还有点哆嗦。

不过,这种时候又会想起在威尼斯时同屋小伙伴给予的照顾。比如有一晚我十点多十一点看完电影,饿着肚子回到住处,小伙伴留了饭菜还特地多留出一份食材给我新蒸了一小碟肉饼。譬如每天早起埋头赶稿时,总有小伙伴会跑来问,你要喝咖啡?你要吃煎蛋?单面还是双面?嗯,一想到这些,感恩!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威尼斯电影节 风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