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布考斯基:直面生活本身 摈弃所有信仰和灌输


来源:新快报

刻薄,看起来好像是贬义,但其实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现实写照。你我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非常刻薄的世界里。比如他书里写到一个读书很好的犹太人。

知识分子有个恶习,喜欢把简单复杂化

知识分子有个恶习,喜欢把简单复杂化

知识分子有个恶习,喜欢把简单复杂化

对话《苦水音乐》《邮差》译者杨敬:

新快报记者梁静

他是生活的失败者,又是“失败者”的发声人

大道:请问你第一次接触布考斯基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你会迷上布考斯基?

杨敬:大概是十年前,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其实当时年纪已经挺大的,有时会觉得毫无希望。那时在网站上看视频,碰巧听到了一个男性的声音在黑白纪录片里朗读自己的诗作“born into this……”那就是布考斯基。

那时我的英语并不算特别好,可他的语言直接没有任何障碍就到我的心里来,如果说我深藏在内心的文学梦是一个酵母,那布考斯基就提供了某种温度,激活了我的酵母。他的声音让我的内心膨胀起来,我就像中毒上瘾一样,开始不断收集和他相关的东西。从来没有一个这样的东西,给我这样的共鸣。

大道:可你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人,性格上你们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像布考斯基这样“酗酒”的作家会带给你这么深刻的共鸣?

杨敬:他反映的东西恰好符合了我当下的心态。人在压力下,没有希望,就像我们常说的,是一个生活中的失败者。他描绘出了人在这个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和情感,同时他还给你一点希望,这就是他积极的一点。

布考斯基是一个酒鬼、得过重病,也曾经到了不能再倒霉的时候,但他仍然有希望,他仍然可以讲自己的话,他仍然可以在这个世界呐喊。对普通人、弱小的人来说,这种东西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他的作品,在奇奇怪怪的内容之后,给你一种希望:你不一定去遵循学院派的什么规矩,你不一定要听他们的,你仍然能够创造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人性最终的一个目标。

这个东西在中国当下国情中依然非常有意义。布考斯基,给你另外一个思维方式。中国年轻人被灌输了很多东西,几乎被塑造了一种灵魂,如何去打破这一点?布考斯基笔下的真实可能就是一块石头,去敲击这块玻璃。

他直面生活本身,

摒弃所有的信仰和灌输

大道:归纳起来,真实是布考斯基作品中最大的特色?

杨敬:嗯,布考斯基的特色可以从两方面说。首先语言,布考斯基是延续海明威以来“电报式的写作”,没有铺垫就直接切入主题。比如《邮差》的开头,就是一个短句,很震撼。“It began as a mistake.(它开始于一个错误。)”跟海明威不同的是,布考斯基将简练的语言刻薄化。

刻薄,看起来好像是贬义,但其实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现实写照。你我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非常刻薄的世界里。比如他书里写到一个读书很好的犹太人。他说读书好的人会得到什么?终身的工作和终身的老婆。在西方社会,不能主动去赢取女人的男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这也暗讽读书好也可能是一个平庸之辈。我把这件事告诉我一个朋友的时候,他脸红了,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这就是真实。所谓文学作品中的真实,不是指题材和内容真实,而是作者看待生活、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方法是否真实。

有一些艺术家、作家,他们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未必是真实的作品。比如说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在美化贫穷,真实的贫困的生活是这样吗?穷人的感情一定是那么纯真、那么好吗?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也在宣传某种思想。

但布考斯基不是这样,他直面生活本身。美化生活可能是100年前的东西,这个时代不能再美化,你应该看到这个实质了。他摒弃所有信仰和灌输。布考斯基没有信仰,没有规矩,没有头衔,他就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直接告诉你人直觉、生物本能。虽然他不感兴趣哲学,但他的作品有物竞天择的思想,写社会的弱肉强食。这个现实看起来很残酷,但是了解这个事实总比不了解要好,知道真相,并不影响你正常的生活。

大道:说到真实,很多人会把他跟另一位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对比,也有人说他的风格很像“垮掉的一代”或者说他是“新海明威”,可你在《邮差》的译后记里却很强调,布考斯基就是布考斯基,你认为布考斯基是独一无二的?

杨敬:说布考斯基像其他作家,我觉得就是一种误读。说像,不如说是一种传承。海明威的电报式写作改变了整个写作,布考斯基的简短是这种风格的延续。这就像书法中宋四家和唐代的关系。这只是最自然的文化传递,影响也最自然。而跟卡佛比较,卡佛还是知识分子味更浓一点,知识分子有个恶习,就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比如他不会直接告诉你杯子里有什么,但布考斯基就会说,杯子里有炸弹。

布考斯基和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讲出了人们心中的话,这就突破了知识分子是不是受教育的界限。布考斯基是独立于美国文学的,与其说相似,还不如说排斥。

他灼烧那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观念

大道:也许像你说的,布考斯基跟其他作家相比,更能抵达真实,可抵达真实之后,他就没有再往前一步了,除了真实还是真实,真实是不是也是布考斯基的局限性?

杨敬:的确,布考斯基并没有太新的思想,人性、人道主义甚至欧美的硬汉理论。可他这些东西,都跟我们现在的东方社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东方人会说,明天会更好。而西方人呢,就说明天可能更坏,但我生活在今天。说到两性,东方人会说男女平等,刻意模糊两性之间的差别。而西方人,则说男女是价值平等,不是男女一样,男人要做男人的事情,女人要做女人的事情。有人说布考斯基歧视女性,其实这只是西方的价值观,遵循自然规律的表现。

所以,布考斯基来了,他的冲击不是一点两点,而是方方面面,他就像烧红的炭,把那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观念灼烧。我认为这是一种好事。布考斯基的希望就是你不必探求什么,真实生活就是这样,你不必去信仰这个,不必去信仰那个。

另一方面,说他没有超越真实,其实在他晚期的诗作里会有尝试。那个时候的布考斯基,更加智慧,看待事物更加透彻,比如在《蓝鸟》里,他写道:“在我心里有一只蓝鸟,想要出去,但我很聪明,只让它夜晚偶尔出去。”蓝鸟是什么?是人的精神、希望,人所追求所有的一切。这时的布考斯基不再局限于一点或者一个局部的生活场面,这是一定阅历下的必然产物。

而且,我建议大家认真读读布考斯基的长篇小说,特别是《邮差》。中国读者不太喜欢《邮差》,觉得它故事很平淡,他们只是想读到庸俗和肥皂剧。可正因为这里面没有你想要的内容,才更应该一读,体会字里行间的生活细节。美食不是杂志里面说的,你只有真正看到碗里的食物,才知道美食是什么。

40000只苍蝇

被一阵风撕破

我们又回到了一起

看看墙壁和天花板是否有裂缝

和永恒的蜘蛛

怀疑那儿是否还会有一个

女人

现在

40000只苍蝇正在我灵魂的

臂膀上奔跑

歌唱

仿佛一个百万宝贝

在5或10分币的

小店

我灵魂的臂膀?

苍蝇?

歌唱?

这是怎样的

狗屎?

做个诗人很简单

做个男人

很难。

—查尔斯·布考斯基

布考斯基善于洞察生活本身,《苦水音乐》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侧重描写社会边缘人的生活。落魄作家、无业游民、酒鬼、妓女,是布考斯基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的生活卑微、肮脏甚至疯狂,但现实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书的出版,美国成立了一支同名的朋克摇滚乐队,名噪一时。

《苦水音乐》

作者:(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译者:巫土/杨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邮差》

作者:(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译者:杨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邮差》是布考斯基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书中主人公,人到中年的亨利·切那斯基是美国社会典型的失败者,从事着勉强糊口的邮差工作,支撑他的是啤酒和威士忌、赌马和女人。每天他从宿醉中挣扎着爬起床,或者徒步于暴晒,或者被雨水浸透,游荡在洛杉矶无数阴暗的角落,试图在混乱、艰难的底层生活的折磨中生存下来。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布考斯基 邮差 失败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