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文化 > 活动

毛佩琦:国学的命运非常可怜 我痛心又担心


来源:凤凰网文化

凤凰网文化讯2014年7月11日15时,由凤凰网、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凤凰网总裁李亚、湖南大学党

毛佩琦

凤凰网文化讯 2014年7月11日15时,由凤凰网、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凤凰网总裁李亚、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钱穆之子、国际儒联副会长钱逊及学者王学泰、杨天石、毛佩琦、秋风等出席了发布会。此外,前教育部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清华附小课程研究中心负责人胡兰等教育界人士也莅临了现场。发布会由著名主持人许戈辉主持,云集数十位文史大家及各界名流,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华文化史上的国学盛事。 

活动现场进行两场主题分别为“国学是什么?”和“国学如何贴近生活?”的论坛,现场邀请钱逊(钱穆之子、国际儒联副会长)、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张海鹏(中国史学会会长)、王学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等文史学者、行业名家上台畅所欲言,纵论国学。

以下为学者毛佩琦的发言实录。

毛佩琦:其实刚刚戈辉说我们这一场不牵扯学术,这是是根本不可能的。什么样叫国学,我有一个定义,叫做中国人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国学,很多人说,包括你的饮食,包括绘画,包括中医,都在里面。但是精髓,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之所以称为国学,是中国人独有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国学。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有三个层次、三个概念给它定性。

第一,就是时代的国学。国学是发展的,有人说国学四书五经,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不对。国学是发展的、开放的。甲骨是什么发现的,敦煌是什么发现的?是不是国学,肯定是国学,一定要开放。我们用传统的方法研究中国固有的东西是国学,那我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学问是不是国学,也是,刚刚方立之去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家研究宗教史,对不对,也是国学的一部分,但是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研究的。所以国学是时代的国学,这个时代的国学包括我们现在可以应用的,为我们现代人服务的。第二个,应该说第一点,进取的国学,这个国学是进取的,我们近百年的国学命运是一种被迫退守的,保守自己的。

天天说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天天说保护其实一天天被瓦解,国学的命运非常可怜。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我们主动出击了,说进取的国学,我们国学可以在这个时代拿出来,作为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之一。同时这个国学是面向未来的,是可以迎接未来社会发展,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没有发生的问题。所以我对国学的概念是这样一个总得概念,三个特性。文化是可以被破坏的,我们的国学就被破坏过,现在刚刚免除被破坏的命运。我们曾经被破坏过,被践踏过,千万人爬倒在地,再踏上千万只脚,我们现在放弃了国学?没有,国学是可以被破坏的。我们现在警醒了,我们不仅掌握了西方那些学问,同时我们还有中国人的学问。

我们中国人将来是怎么走这个路呢?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向哪里去呢?我们将来发展成一个美国吗?我们将来发展成一个法国吗?不是的,我们还是中国。中国是什么呢?是高楼大厦,是穿着西服革履?不是的。我们中国人有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现实的思考,对外来的思考,对人的关心处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我们自己也有我们独特的东西,这是中国人的东西。这是我们不排斥西方的东西,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倡的国学。

再有国学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这是一种误解。国学早就已经出现了,在明朝末年,它原来不叫国学,叫中学。利玛窦带来西学进来以后就出现了,崇祯帝下令中学西学并用。但是清朝以后把它灭了,清朝叫西学中原,中国自大,所以西学都是从中国来的,封闭了,倒退了,从明朝改革开放的态势,从明朝可以跟西方同起同坐,共同对话平等的姿态,倒退到这样的一种态势。所以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东西很早了,说国学是新名词,是一种误解,是没有看到的。这是我说的几个概念的问题。

现在从我们的国家层面和百姓层面为什么需要国学?我觉得一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刚才很多人讲了,道并行而不背,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色彩,世界就没有你,我们发展以后,中国没有了。并不是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你一定说我是中国人,我必须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不是,是因为我民族确实有优秀的东西应该让它贡献出来,让大家共同享用。如果没有贡献出来的话,不仅我糟践了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同时也使得世界不能够共享中国的优秀文化。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要提倡国学。从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未来问题我们有很多的学问刚才杨天石先生讲了他讲的中庸理论,《中庸》讲,天地为也,万物语言,君子何而不留如何等等,讲国际准则、修身原则、人和自然的关系等等都有这些东西。所以它是可以被我们来用的。在现在的时间我们拿国学有什么东西呢?有一个民族文化生存的共通点。你是谁呢?为什么你姓张,你姓李,我们中国人用那个传统的文化,曾经创造过的辉煌,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是黑暗的?因为强权强势文化的压迫之下,我们被迫抛弃彻底铲除,甚至是踏上一千万只脚来踩中国的文化,那样的做法对吗?我们社会的文化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是有密切的联系呢?

这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大众来讲是最迫切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东西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家庭伦理一点一点地在消失,微信上最近传的小段子都是小儿科的东西,都是被成为被缺失的东西。你知道家里孩子教育的老话吗,你知道怎么样待客人?都不会了。我最担心的就是现在一波城镇化的进程,它可能挖到我们最后民族文化的根基,我真是痛心而又担心。

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面,城市里头已经这样了,能不能保住两个美丽的乡村,保护几个美丽的乡村,实际上我讲,从我们老百姓而言某种程度上也保存了民族文化之根。包括人和人的伦理,邻里的伦理,乡村的伦理,乡村管理的模式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都体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东西。

我还要提一个想法,我们现在提倡国学,第一我们反对倒退,我们绝对不是要回到过去。第二,我们反对用多少人头落地,多少带人努力得到的真理和认识,我们一旦抛弃,我们反对。我们反对迷信,我觉得这三个坚持要坚持起来,这才是让我们国学能够健康地发展,我们绝对不是要倒退,我们绝不是否定一切,我们绝不是围绕迷信。这样的话是一个健康的国学,时代的国学,进取的国学,未来的国学,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毛佩琦 国学大典

国学大典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论坛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7/11/fc618f39-2dd2-4af7-bcf5-0dd47c0bdc02.jpg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