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舌尖”文艺腔:用大丰收叙事掩盖农人痛楚


来源:时代周报

“舌尖”歌颂劳动者,仍是主旋律叙事的新时代形式。但真相也可能是,他们更需要被工业文明照亮。农家存在的意义,并非给城里人厌倦工作时,提供郊游时的农家乐餐厅。

有段时间,朋友圈那几个三俗的家伙,全不谈硬盘里的本妹了,全改谈舌尖上的中国。我重口,听到这么个甜软名字,就有点莫名排斥。然后渐渐多起来。不拘电视台的会,还是新闻人的席,穿帆布马甲的、留大黑胡子的,张嘴闭嘴全是舌尖,也没见说出什么具体,感觉就是有作品划了时代。

电视很久不看了,网上检索解说词,首先找到学者的高评:“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东方生活价值观?我信余华是“活着”,或者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三十年前,在皖西北老家,满眼都是第欧根尼。即使“瓜菜代”年代,太阳下赤膊,依然捉得住虱子,说得起笑话。记忆中的美食,是幻想中的美食—均来自教材:刘文学的海椒、小桂花的苹果、《草地晚餐》的牛肉乃至《七根火柴》的面粉,总之全是伤痕、全是血泪。央视出品,显然不会如此立意。

当然题材不同,也不需要处处苦大仇深。千百年来,确非只是华老栓的馒头。咱还有扬州城的画舫、秦淮河的胭脂,说起来也国粹,搁王世襄那儿都是文化。翻文学经典,也还有王熙凤的茄鲞、杜少卿的桂酒,更别说袁枚,就在我今天上课的地方,写下著名的《随园食单》。但为什么我一嗞鼻子,就觉得味道不对呢?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猜出来没?是在说豆腐。因为稿本快成经典,所以百度很容易找到。若真饭桌上听到伴音,哪里还下得去筷子。粗略浏览,有点像余秋雨化了的沈宏非(多半因为电视语言,需要稍微通俗些)。摘段沈老师的名句参照吧:

“面条的前身,是臃肿的面粉一团,一经切割,即由面而条,完成一次惊艳的变身,因此面条是面粉的最美丽最科学的线性延展。 ”

也许文艺腔可以部分解释收视率。因为文艺老中青很多,足够于丹、刘墉、蔡志忠、周国平瓜分。写食主义,本质上也是那个叙事的变体。有位老朋友,就因为不学好,兼做了余秋雨和沈宏非的双料粉丝,从此再不会正常说话。这哥们儿描红偶像,已经口气毕肖、形神兼备:

“作为一个快乐而自觉地犯着错误的回忆者,我的自救行动是首先抛开味觉上关于‘甜’的诱人扩散,而转为视觉上对糖果外包装的追寻。”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前夕,我到底上网,勉强看完了第一季的第一集。镜头果然讲究,节奏可称完美;并且美食也诱人,故事也神秘。当松茸切片的音效起来时,我还不争气地留下了哈喇子,但终究明白自己的抵制,有点类似当初看《亮剑》和《潜伏》。相比过去的高大全叙事,编导确实聪明,手法确实进步。李幼斌和孙红雷,也确实比“李向阳”、“洪常青”见功力。我警惕的是创作者的历史视角,以及对残酷战争的滥情和诗化。

第一集里的卓玛,卖松茸需要走11个小时的山路。而诺邓火腿的加工,简直就像是部落的巫术。挖藕人每年出门7个月,为他们的孩子攒齐学费。他们多久过一次性生活?当然当然。刚才说过,不能让每一档节目都承担严肃的社会议题。但以如此光滑的精致来讲述粗粝与原始,还是让我本能警惕:央视也罢了,这么明显的潜台词,一点也没引起观众、甚至学者的注意,这不是很奇怪吗?

卓玛在香格里拉。多空灵的名字啊,无论卓玛还是香格里拉。但其陌生之美,好像我们在景区看到的样板房。被编导的舞蹈,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貌。听着低沉的男声庄严而冷漠地念出解说稿,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反胃。我的故乡,中国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最主要的粉丝(真的粉丝)产地。据我所知,他们现如今还在手工制作—用类似它发明时的办法。如果我是乡亲,反正不希望别人用这种方式展示痛楚:卖花人的花,不是买花人的花。

第一集里,有对工作辛苦的记述,但那还是歌颂和致敬劳动者,主旋律叙事的新时代形式。“舌尖”似乎很喜欢说,“感谢自然”,“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礼物”。但真相也可能是,他们更需要被工业文明照亮。农家存在的意义,并非给城里人厌倦工作时,提供郊游时的农家乐餐厅。

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舌尖2”就要开播。微信的朋友圈里已经有不少期待的兴奋。网上点看了预告片,还是典型的“大丰收叙事”。让颇具油画感的老农,对镜头捧着碗、捧着食物、捧着作物,憨憨地笑;就跟过去画报上看到的攥着麦穗儿、抱着南瓜、剥着玉米,对镜头憨憨地笑,一样。

刚刚有报道说,央视拥有令美国同行垂涎的演播厅。其实即使是在叙事技术上,进步也是一眼可见的。我不否认“舌尖”的努力,也尊重它的发行成绩。实际上,海量出版的当下,能贡献一句流行语已经是了不起的传播,但对它的全民追捧,确实让我有些沮丧。民生、服务和娱乐,曾经让中国电视跃进了一大步,但愿那不是电视全部的业务可能。如果有一天,我能拍摄“喉管里的粮食”,肯定会直面虐食传统以及粉丝背后简陋的真实,而且决然不找胸腔共鸣的播音员念稿。

而且,就算现在不能,也至少不要粉饰和矫情。在第一季的第一集里,东北老汉数着簇新的钞票,房子上贴着大红的窗花,说着凑趣喜庆的东北话,这还是春节报道的典型元素。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舌尖上的中国 文艺腔 大丰收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