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学批评家陈思和:阅读量统计数据是伪问题 是炒作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有的人喜欢读鲁迅,有的人喜欢读郭敬明都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所谓读书“不足为外人道也”。对于这个统计数据,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伪问题,很大程度是炒作出来的问题。

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一则调查报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去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但与其他国家差距还是相当大。国人的阅读习惯是否真如统计结果一般与国外相差巨大?新媒体形成的浅阅读是否对深层阅读形成冲击?近日,著名文学批评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参加了广州市委办公厅、市委政研室、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读书讲坛,畅谈人文教育与文学阅读相关问题。

人均读书4.77本 阅读量统计是个伪问题  

记者: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3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比上年增长0.38本,但与韩国的11本,日本的40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您怎么看国人的阅读习惯问题?

陈思和:我觉得阅读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有的人喜欢读鲁迅,有的人喜欢读郭敬明都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所谓读书“不足为外人道也”。对于这个统计数据,我个人认为是一个伪问题,很大程度是炒作出来的问题。平均每个人四本书,这个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人,比韩国、日本人口多得多。要算人均数,我们国家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有农民,有打工者,他们可能一年读不了一本书。算下来人均读四本书,如果是真的,还应该感到高兴。这说明城市里的人不止读4本,可能要读20本才能拉到这样一个平均数。

日本地铁里确实有很多人都在看书,但大多是看完就扔掉,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很多是漫画书。这种阅读都是消遣性的,也未必是种很好的阅读习惯。当然,我们中国人喜欢反省自己,觉得自己读书不够,引起社会重视、政府提倡,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也不要被这个数字欺骗了。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阅读也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比如古代人们把“看画”也称为“读画”,对着一幅画也能阅读。

浅阅读冲击深阅读是人为制造概念

记者:随着微博、微信的流行,浅阅读开始成为一种主要的阅读形式,这会对培养深层次的阅读习惯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陈思和:所谓浅阅读对深度阅读形成冲击,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概念。阅读不光指阅读纸质书,看电子书、网上看新闻都算是阅读。现在年轻人在地铁上对着手机看网络小说,这也是阅读。网络的发展、电子化的趋势只是改变了介质,核心没有变。古代的书最早是凿在石头上的,要读书就得去抄写在竹简上,后来开始用纸,一定也会有人反对,说这不是阅读,或者侵犯了阅读的神圣性,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文化传承没有丢。你叫曹雪芹去石头上雕一部《红楼梦》出来,身体那么差,肯定也雕不动。技术的发展,导致介质的变化,这个不用担心,一定会产生新的适合时代的文化和阅读方式。

对老百姓,我们不应有深阅读的要求,对学者比如我带的研究生,当然要求深阅读,规定这一年要读几十本甚至几百本书。但是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一天辛苦工作下了班回到家还要深阅读,这是很难做到的。

实体书店要差异化才能适应市场

记者:当前很多书店的生存状况并不好,国家也对实体书店作出了补贴,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陈思和:书店也是一个走向夕阳的行业,越来越衰落这是肯定的。作为政府,要提倡读书,要扶植书店是没错的。比如上海也出台了扶植措施,过去私人书店不管,但现在也给优惠政策,就是要让书店维持下去。但我觉得靠国家出钱去扶植书店的经营也不是常规做法,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大家都不上书店了,说明书店自己有问题。

读书一定要适合自己,要赶上生活的变化,有的时候还要走在生活的前面。书店也是一样,搞一些个性书店,符合某一类人的需求,做好差异化,书店才可能转过来引导社会风气的改变。出版社不能说我出的书读者不读是读者的问题。书店通过自己的营销策划,加强社会读书的风气这才对路。

社会上书店越来越少了,就得出结论说大家都不读书了,政府也开始出资资助书店,理论上都对。但如果政府出了钱,读者还是不来呢?所以根源还是要从自身找问题。上海有一家书店,可以自己定制书,将自己的照片做成封面等等,这种方式成不成功很难说,但我觉得是一种努力。

人文教育缺位 发展将长期畸形

记者:究竟如何认识人文教育?人文素养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思和:所谓人文教育,跟生活教育、知识教育有所不同,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教育,通俗来说就是人性。人人都具备,小孩子不用教也会同情、怜悯、爱、愤怒等等。问题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人性感受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孩子看到老人摔倒了,一定会去扶。这是一种本能,但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经常看到老人跌倒了大家不去救这样的现象?这是违反人性的。每个人看到老人跌倒,第一念头就是要把他扶起来;但可能马上第二个念头就是不要扶起,万一被骗了怎么办,于是就装作看不见。这说明如果从小我们被教育不要这么做,后天的教育就把这种自然的东西遮蔽掉了。

还有一种所谓的“理工男”现象,成绩非常优秀,但是人文素质很缺乏。人文教育缺位,对待生命会变得很漠然,长期畸形发展就会出问题。比如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案件,我就觉得应该反思人文素养的缺失。投毒者的舍友喝到有毒的水,觉得有怪味把水换掉了,避免了其他舍友中毒,这与投毒者相比就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水平的人文素养,一个是把人善的一面发扬出来,一个则是不好的一面表现出来。

人文教育应广种薄收 不能是填鸭式教育

记者:当前教育体制下,对于人文教育是不是仍然不够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陈思和:当前教育体系还是比较混乱的,比如幼儿园就开始教数学、写作文,其实小孩子还没进入到这个阶段,本来处于生活教育的阶段,只有进了学校以后才过渡到知识教育的阶段。人文教育不用老师来教,起点就是文学阅读。其实,小孩子不缺乏文学阅读,有儿歌、童话等等。我们教育出的问题是恰恰在人最需要文学的时候。正是高考的时候,上中学了。学校教育的问题也是把人文教育撇开了。等到年纪再大一点,二三十岁了,文学阅读只是一种基础性的阅读了。

要改变这个现象很困难,因为有高考指挥在前面。高考压力太大了,家长、老师、学生都认为高考是唯一的。但当前高考的考核制度是不自由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个性化不足。我一度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有一种特殊的考核办法。比如曾经我也参加创立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写一篇好文章就可以直接进大学了。但这种考核方式只是一个特例,前几届很多获奖者都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进了名牌大学。但这种方式仍然只是特例,没有普及性,直到现在高考还是这种考核方式。人文教育就是一个广种薄收的过程,不能填鸭式的教育。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阅读 阅读习惯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