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2000多年前古人饭食:小米面条骨头汤

2012年01月28日 11:55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古代吐鲁番居民的花式点心。(资料图片)

日前,美国《考古学》杂志评出的2011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在新疆苏贝希遗址中发现的一碗2400多年前的小米面条和在陕西发现的2000年前的骨汤共同入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2400年前人们吃什么?3000年前的人们吃什么?这是许多当代人总想知道的一件事。而今,考古专家在古墓里发现的这种小米面条,保存完好。考古专家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复制这种面条,让当代人体验一下古人的饭食。

苏贝希遗址的面条

苏贝希遗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村南3公里的火焰山腹地,吐峪沟河的西岸。198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清理了这里的8座墓葬。1985年1月,50多座墓葬被盗后,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多次对文物进行采集整理,之后通过调查发现了苏贝希遗址和1、2号墓地,并在1号墓地出土了面条等食物。1991年冬修建公路时,又发现了3号墓地,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出土了颖果等食物。

经碳14测年标本检测,苏贝希遗址、墓地及文物的年代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据主持苏贝希遗址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介绍,新疆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燥,所以考古遗址中的许多植物遗存往往由于迅速干燥脱水而得以较好地保存。

中国科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蒋洪恩副教授等学者,选取了苏贝希遗址中出土的部分面条遗存和3块点心遗存,还有部分颖果遗存,进行了植物遗存鉴定、淀粉粒和植硅体的提取及分析,并对黍类食物进行了系统的煮、蒸、烤等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苏贝希遗址出土的面条和点心是由黍磨碎后制成的。模拟实验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面条遗存曾经水煮,颖果遗存为一钵自然风干的黍粥,而点心系烤制而成。

著名科技考古专家王昌燧教授认为,该项研究结果“为探讨2000多年前吐鲁番地区先民的生计方式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也将为今后同类样品的研究建立较好的分析流程”。

 

麦子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青铜时代早期新疆地区就已开始了小麦的种植与食用,到两汉以后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小麦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资料图片)

面条改写历史

在苏贝希遗址发现了面条后,2002年,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遗址又一次发现了面条。经多方鉴定,最终确定青海省喇家遗址发现的面条成分为黍和粟(即谷子)的混合制品,年代为4000年前,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面条。

中国科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蒋洪恩副教授等人认为,新疆苏贝希遗址出土的面条证实了中国面条的历史要比早期文献的记载早得多,而且面条已呈长条形而非面片之类的形态。由此可见,早期文献考证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而从研究结果来看,苏贝希遗址出土的面条原料仅为黍一种,而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原料为黍和粟混合制作而成。喇家遗址和苏贝希遗址面条食物的出土为农业考古和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也改写了面条起源时间的历史。

黍、粟均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小麦、大麦则最先在西亚栽培,这些农作物在新疆吐鲁番许多墓地都有发现,表明该地区应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它对推动东西方农作物的传播功不可没。

 

唐代饺子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的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资料图片)

 

唐代宝相花纹月饼。(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面条 颖果 198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