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毛泽东平生唯一一次题写墓碑是为谁?

2013年09月10日 08:46
来源:湖南日报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为这位去世多年的老师题写了墓碑。据现在掌握的史料,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为人题写墓碑,也是自古至今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为他人、为老师“破例”题写墓碑。

一般人都知道毛泽东在一师读了5年半书,可不知道他的“师范生生涯”始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

选择上师范,毕业后做一名小学教师,这是毛泽东的一次职业选择,表明他最终选择了以这一职业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和为社会服务的平台,也标志着他迈开了“立业”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回顾毛泽东整个人生道路的话,就会发现进入四师是其关键一步。因为,四师让他“跳”进了一师。

1 足印:荷花池,四师当年“驻扎”地

1913年初,湖南省府决定创办第四师范,派陈润霖为校长。

陈润霖是长沙著名学校——楚怡(系列)学校的创办者。这个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的毕业生一生“以兴办教育为己任”。是他,在学生中最早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6年,已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1906年,陈润霖认为教育应从小学开始,因而在长沙创立楚怡小学。楚怡从小学起步,后来则成为“系列校”——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工业专科,连成一气。当时,这在湖南是绝无仅有,在全国亦属罕见。

陈润霖创办第四师范时,颇为艰难,连一间房子也没有。据毛泽东同学周世钊回忆:“当时学校无正式校舍,是租了一栋民房(有长沙学宫街一带之说)创办的,看报必须到学校阅报室。”就是说,教室、学生宿舍、校本部等散落在一片民居中。

“1914年春,全校同学已经到齐,等候上课,但学校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预料的困难”:原拟在岳麓山建筑新校舍的计划迟迟未能进行,原来七个班的学生已挤得不成样子,新招学生更是无地可容。苦了陈润霖,只得急谋另租民房解决眼前困难。恰好长沙师范(荷花池,今为荷园小区)校长徐特立以学校经济困难,决定将学校迁到城隍庙,而把校舍出租,以租金维持学校。四师和省立一中争着租赁长师宿舍,“结果一中捷足先登,先行签订租约,四师学生大为失望。这时,毛泽东倡议,最好将校具搬进长师,占了校舍,再与长师和一中理论。于是,几班预科学生全体动员,将各班课桌,肩负手抬,络绎街道,一日之间,占领了全部长师校舍。”

毛泽东一中的同学甘融曾回忆:一中“直到1914年设在荷花池的第四师范并入南门外的第一师范之后,才迁入荷花池。”这也证明四师曾“驻扎”荷花池。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毛泽东为 四师 墓碑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