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林奕华:贾宝玉的“淫”和性无关 他只是多情

2013年04月25日 07:33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戎钰

记者戎钰通讯员吴静摄影:记者魏铼

如果说当下内地话剧的先锋人物是孟京辉,台湾舞台的统领者是赖声川,那能代表香港文艺界来此填空的,首选林奕华。

4月26、27日,这位已执导50部舞台剧的香港名导,将为武汉观众带来新作《贾宝玉》,颠覆观众对《红楼梦》的惯性理解。那些早已通过《包法利夫人》、《半生缘》、《水浒传》等林氏话剧,习惯这位怪才导演对名著个性化改编的观众,此次又能看过瘾了。

昨日下午,提前来汉的林奕华接受本报专访,讲述他与《红楼梦》的渊源与缘分。

我和《红楼梦》是两小无猜

为了和更多知音分享自己的创作观,林奕华昨天接受了多家武汉媒体的专访,但让记者意外的是,他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出众,哪怕是答同样的问题,他都能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给出新鲜答案。

虽然他笑称“重复说话就不好玩了,我做访问就当是对思想的按摩”,但不难判断,这样的言之有物,必然基于大量阅读。一问,果然,从小就看简体字版《红楼梦》的香港导演,应该不多见吧。

记(记者):作为香港小朋友,你当时看得懂《红楼梦》吗?

林(林奕华):其实香港人最早认识《红楼梦》并不是通过原著,而是电影,粤语片很早就在拍“红楼”,我还记得当时有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公仔娃娃,所以我们和《红楼梦》也是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我看《红楼梦》的书是跟同学借的,而且是简体字版本,我就是通过看《红楼梦》学会了简体字。当然,最初看,只觉得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而且看进去有些困难,一开始好多回都没有出现主角,但后面就觉得有趣了。所以这次我做《贾宝玉》,也在开头有10分钟的序言。

记:很多内地读者初读《红楼梦》都喜欢林黛玉,讨厌薛宝钗,觉得贾宝玉花心。但等过段时间,又开始理解贾宝玉和薛宝钗。你有这个心理转变吗?

林:我读《红楼梦》时13岁,在台湾读书,住校的宿舍里都是高三学长,只有我一个初中生。后来有个学长带我去他家住,我就能体会到林黛玉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且因为我父母离婚,我一个人有点孤苦伶仃,学长的妈妈对我特别好,这种经验都和林黛玉有重叠,所以我第一个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

记:长大后呢?

林:随着年龄增长,才发现书里每个人物都特别有原创性和普遍性。比如尤三姐、探春,我都很喜欢。但这种喜欢,不是单纯的对角色的喜爱,而是对这个人拥有的品质的欣赏。所以,我所有阅读《红楼梦》的乐趣,都是来自于探寻人性的兴趣。

记:你以前写过,“在哥哥(张国荣)走后五年,香港人是愈来愈没有了贾宝玉身上独有的‘淫人’气质,却只有他各房兄弟的粗鄙与荒淫。”怎么会有此感想。

林:这个文章是针对阿娇事件写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贾宝玉有一个特质,一直以来都被人误会,像很多研究《红楼梦》的人说他是“天下第一淫人”,其实这个“淫”字和性无关,他只是多情。这种特质在现在其实很珍贵,因为这样的人要很敏感,要不吝啬付出,懂得欣赏别人。

何韵诗没有变只是被唤醒

孟京辉曾怒斥话剧舞台充斥影视明星的潮流,问林奕华对此事的观点,他调皮地说:“我过几天会遇到孟京辉,我要问问他是不是真的说过这话。”

玩笑开完,他还是认真告诉记者,当大众把明星与话剧导演的合作单纯理解为票房效应时,忽略了这个导演与演员之间的缘分,“好比何韵诗,当然也有其他舞台剧专业演员可以演贾宝玉,但刚好我和何韵诗的缘分到了,就顺水推舟了。”

记:黄耀明说,艺术创作需要某种“雌雄同体”的能量,能不受性别的限制。你选择何韵诗演贾宝玉,是不是也认同这种理念。

林:其实不只是艺术,在每个人的人生状态里,都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世界不只有一种或两种性别,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开放地去欣赏别人,至少做到:不因为别人与你不同,同时仗着很多人和你相同,你就去排斥那个不同的人。

记:何韵诗在演《贾宝玉》期间,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变化,也做出了很多重大选择。你觉得现在的她有什么不一样。

林:我不会说这是什么变化。她有的东西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以前的种子现在突然长出了芽。她大概15年前入行,来到今天,她终于可以把化妆品抹掉,把一些造型收起来,做属于自己的、舒服的何韵诗。这不是一个变化,而是一个埋藏很久的累积、发酵,忽然……

记:像话剧中的贾宝玉一样,被唤醒了?

林:对。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而且她现在可以被大家认可,是因为在这个快速消费时代,很多人不愿意去认同普世的价值,比如女生都要美白吗,都要腿长吗?所以现在的女生可以有别的楷模和标准,何韵诗就是属于一种启发,在这么一个不容易做自己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林导语录

●文艺青年

很多人都不再相信“理想、文艺青年”这些词,这种不相信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不再相信未来。以往,文艺青年都是用温柔的力量、知性的气质来带动文明的进步,但现在大家都这么暴力,争先恐后抢夺资源,文艺青年就被认为“你是装的吧”。

●艺术家

在香港,艺术家一直都是和“笑话”画等号的,谁会说自己是艺术家啊,怪怪的。坦白说,在中国的文化里,对艺术家的推崇都是技术层面高于思想层面,人家会说你做一些不明不白、让人吃不饱穿不暖的艺术,骗大家的钱,就是傻子、疯子、骗子。所以我们现在做艺术是推着石头上山,信念很重要。

●遗憾

我活到今天也有遗憾,但正因为有这些遗憾,我才会有今天。与其问,能不能回到过去,跟十几岁的自己说点什么,不如想想十几年后的你,会想跟现在的自己说点什么。记者戎钰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贾宝玉 红楼梦 何韵诗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