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评司马南演讲被扔鞋:演讲和扔鞋的表达权都应尊重

2012年11月05日 10:16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刘海明

俗话说,竖的好吃,横的难咽。有人的地方,就有见解的分歧。没有分歧,迎接我们的不是和谐景象,而是可哀的万马齐喑。保护公民的表达权,是对言论自由的尊重。微博时代,表达自由的空间广阔,麻烦也接踵而至,观点相近的人,很快可以成为盟友;观点相左者,未曾谋面已结仇现象,相当普遍。把自己的言论当作普世观点推广,辱骂、打压不同声音,意识形态的冲突异化成现实版的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冲突,在我们这里还颇为“时尚”。司马南遭扔鞋事件,成为新的标本。

近日,司马南在海南大学讲座上被学生扔鞋,提前20分钟结束讲座。扔鞋学生被保安送回宿舍。网友透露,演讲提前结束后,一学生大喊坚决支持司马南,情绪非常激动。司马南微博表示:“我根本无意追究,但是我想确知他到底是不是学生。”

微博上,左右两个舆论场的争执从未消停,这本是好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理性的认识也没有现成的答案。通过争论,是非终会浮出水面,差异性见解在扬弃中得到某种共识,由此社会才得以进步。司马南到海南大学演讲,他讲的东西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即便他说的言不由衷,作为听众,有自己的判断力,赞同者可以鼓掌,不同意者可以喝倒彩。不满的最高表达,就是扔鞋了,只要不伤及他人,也未尝不可。

扔鞋的学生和遭鞋袭的司马南,事后相对客观,各自表述自己的经历和看法。真正有争议的,倒是围观者了。视扔鞋者为英雄的有之,为司马南鸣不平者有之,保持中立者也有。奇怪的是,中立的言论最不讨好。也许,在阵营对立紧张的时刻,中立的声音最难生存。毕竟,中立意味着对争执双方的有限肯定和有限批评。批评就是横的食物,吞进肚子时刻毕竟困难。打击中立的声音,是斗争哲学的写照。这种哲学一旦获胜,最终希望得到的是你死我活的结果。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现象,也违背了客观规律。舆论生态需要多样性,一枝独秀不是舆论生态的春天。就此次扔鞋事件来看,维护司马南演讲的权利,尊重学生扔鞋的权利,同等重要。刻意歪曲任何一方,都不符合民主的本意。

言论表达,表达的形式多元。语言形式的表达,只要不触犯法律的底线,就应允许其存在;肢体行为的表达,以不破坏公共秩序为前提。扔鞋的形式虽然属于暴力行为,但很少把它列为暴力事件,而是划归言论表达的范畴。至于把扔鞋和某教授掌掴老人,应该说没有区分清两种暴力的本质区别。我不喜欢司马南,但我尊重他的言论表达自由;我不赞成扔鞋行为,但也尊重海南大学那个扔鞋者的这种表达方式。至于司马南怀疑扔鞋者是不是学生,有点联想过度。中国的民主进程,依赖于历史的自然选择。呵护法律允许的表达自由,本质上就是促进中国的民主进程。

君子和而不同。尊重观点相同的言论不是本事,能尊重观点不同的言论,这才是衡量一个民族雅量的标尺。司马南的演讲和海大学生的扔鞋,是否也应允许他们平等存在,尊重他们的自由。最终谁的观点得到历史的认同,相信答案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分晓。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司马南 尊重学生 表达自由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