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岛:粉丝文化是一种商业化阴谋 期待中国文化复兴

2011年07月24日 10:14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刘悠扬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自2008年起定居香港的北岛,目前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那个身穿皮夹克、戴一副黑墨镜的文艺男青年,到眼前这个灰西装、银边眼镜、一脸沉静的中年人,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7月20日下午,曾以诗歌影响一代人精神走向的诗人北岛,静悄悄地在香港书展回归大众视野。他以《古老的敌意》为题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表达作家与时代、母语及自身的关系,不仅梳理了他20多年旅居海外的精神历程,更为当下文坛的种种弊端敲响警钟。

一个更大的“语言危机”

北岛的演讲当天下午5点举行,入场人数限制为300人,现场爆满,座无虚席,更多未能提前预约的读者,或涌在走廊上,或席地而坐,听完了整场讲座。有趣的是,当主持人问台下有多少人是在内地受教育的,有四分之三的观众举手,年轻人占大多数。

演讲题目叫“古老的敌意”,取自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安魂曲》中的诗句:“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为此次演讲,北岛专门写了长文。所谓“古老的敌意”,他说,作家首先要跟时代充满紧张关系,“也就是说,作家要远离文化主流,对时代要批评。作家是手艺人,但也是知识分子,这一双重身份是写作的动力。很多作家说,‘我只对文字负责’。这是空话、废话。作家必须有复杂的视角才能面对复杂社会,所以他不能只停留在政治层面,政治是短暂的,应该要有更广阔的视角。”

北岛还认为,作家要有和母语的紧张关系。他以“文革”式语言为例,官方话语将词与物的关系固定下来,比如说到太阳就想起领袖人物等。这种词与物的固定关系是汉语的危机,当代新诗的兴起起到了拯救作用,推动了汉语发展。“3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正面对一个更大的语言危机,一方面‘行话’横行,政治、学术、商业等充满‘行话’,另一方面,新媒体、网络、娱乐的语言泡沫沉渣泛起,减弱了语言表现力,这样的语言同样是苍白无力的。作家必须正视它,重新为世界命名。”

作家要跟自己过不去

“作家不仅要跟世界过不起,要跟母语过不去,还要跟自己过不去。”最后一层“敌意”,北岛认为是作家和本人创作的紧张关系。在他看来,严肃的作家要对自己的写作警惕和反省,“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写作是孤独的、诚惶诚恐的、如履薄冰的,我看到太多同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沉沦,为金钱、为权力,我为他们痛心。他们被自己打垮,不再和自己较劲,向这个世界投降了。”

谈及此,北岛提起“粉丝文化”。“‘粉丝文化’本是娱乐界的事,现在逐渐向文学艺术侵蚀,这与我们整个文化的‘低幼化’倾向有关。”在他看来,“粉丝文化”基本是一种“小邪教”,充满鼓动和煽动性,“教主骗财骗色,而教徒则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满足。”北岛认为,“粉丝”是一种商业化的阴谋,“粉丝”也应保持一种“古老的敌意”,怀疑他们所热爱的作家,给作家一定压力,“诗歌如果有大众读者,那将是一种灾难,但散文是需要读者的。”

《今天》杂志今天还在卖

2010年,北岛的新书《城门开》先后在香港和内地出版。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北岛说到:“2001年底,因父亲病重,我回到了阔别了13年的北京。即使再有心理准备,也还是没想到,北京已面目皆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

自2008年起定居香港的北岛,目前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从欧洲到美国,再到香港,漂泊对北岛而言已成一种生活方式,他说如今的生活是20多年来最安定的,离北京也最近。而对于故土,他说除了牵挂在北京的90岁老母亲和亲朋好友外,对北京已毫无依恋。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北岛 粉丝 作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