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亚洲最大实景演出引争议 艺术应怎样与人文融合

2011年07月15日 08:0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任珊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希夷之大理——望夫云》剧照。

“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大理,近来“热闹”了起来——由陈凯歌执导、号称投资过两个亿、全亚洲规模第一的大型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在这座1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郊安营扎寨。大导演、大投入、大规模的《希夷之大理》一经推出,便引来网民及媒体的关注。

据报道,仅仅投资这一项,《希夷之大理》便已将此前的“印象”系列甩在身后。可这两个亿,让人心生疑惑:这笔钱从哪里来?又用到何处?在《希夷之大理》诞生之初,当地政府表达了有意通过这一实景演出,打响大理旅游品牌的愿望。人们难免猜想,这笔巨资是否出自政府财政,是否已经过当地人大的审批。倘若完全是市场行为,恐怕要提醒有关各方谨慎评估实景演出的投入与收益,毕竟就在不久前,投资1.8亿元的《印象·海南岛》仅仅上马一年半就因经营惨淡,而不得不被当地政府“贱卖”——这让人不免担忧,此次两亿元的巨额投资,如何保证不再打了水漂?

如果说,巨额的投资对于大理百姓来说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数字”,那么这建在身边的亚洲第一大实景演出,则是一头扎进了大理人的日常生活——这种大规模的水上演出是否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声光电是否扰民,已经成其被人诟病的焦点。对此,演出方解释称,将演出场地建在城郊一座废弃水库之上原本是一项“变废为宝”的举措。但是,对于一座“沉静”了1200多年的古城来说,现代化声光电的强势入侵,不仅会打破古城的质朴与纯净,也将改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那些观光客心中,大理的魅力也许正在于古城风韵,若要观看什么“震撼”的真人景观秀,又何必不远万里来到大理?《希夷之大理》取自民间爱情故事“望夫云”,一个传说,能够代表大理文化的精髓吗?

还有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导演陈凯歌。不过,毕竟陈凯歌不是实景演出的始作俑者,或许他对《希夷之大理》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艺术阐释,但通过这些遍地开花的实景演出,我们又确实看到了艺术原创力的匮乏——用声光电来包装某个民间传说,再摆一摆人海战术,搭建起巨型舞台,就能体现一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吗?恐怕文艺创作一旦缺少了创意和真诚,哪怕是再有名的“腕儿”,哪怕是再奢华的舞台,都难以最终打动人心。

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良好愿望也许不应当受到苛责,只是真心期盼着,这种文化与产业的结合能少一些急功近利,尽早走出“实景”演出的单一模式,找到一条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艺术规律与经济规律相协调的发展道路。也期盼着,艺术家们能少一些浮躁,让艺术真正回归原点。更期盼着,我们的艺术舞台能少一些奢华浮夸!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实景演出 艺术舞台 演出场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